本网讯(通讯员 崔华燕)9月14日下午,管理学院在流芳校区四教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了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左辉,院长闫华飞,副院长张宗祥、黄艳、熊婵、院长助理朱喆出席会议,各学系主任、教师代表、辅导员、新生班主任、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琼主持。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院长闫华飞以“逐梦管院,共赴新程”为题致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2025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闫华飞对同学们提出四点期望:一是立鸿鹄志,胸怀家国。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的发展需要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躬行求真,锤炼本领。希望同学们养成批判性思维,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刻苦奋进,自律自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四是团结友爱,学会合作。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很多任务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工商管理系肖静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结合求学和科研经历,寄语新生要“敢提问”、“能坚持”、“懂温暖”,做到学有所成、行有所获、心有所向,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的人。202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1班冯嬿臻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体会:以“规划为基”锚定“成长航向”;以“勇气为翼”突破“认知桎梏”;以“同伴为舟”凝聚“同行合力”。鼓励学弟学妹们脚踏实地打好学术根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拓展更广阔的视野。2025级会计学02班于佳蕾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表示将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锤炼品格意志,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管院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庄重而温馨的“爱校荣校”启蒙教育环节,院领导为七位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叮嘱同学们要记住身份、珍惜荣誉、担起责任,践行“格物明理、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工大人、管院人。

随后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环节中,学院党委书记左辉和院长闫华飞共同向新生代表赠送书籍《信仰》,勉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争做时代新人。

“爱我工大,爱我工大,书写新时代的荣光……”典礼在全场师生齐唱校歌的嘹亮歌声中圆满落幕。
开学典礼结束后进行入学教育。左辉以《翻过“浪浪山”,在时间的浪尖上,定义未来的自己》为题,为全体新生讲授了“启航第一课”。在近40分钟的时间里,她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次思想的深潜,共同探寻“何为大学?大学为何?大学何为?”的谜底。她结合学院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向同学们讲解了“何为大学?”。她表示,大学是穿越时空的“智慧灯塔”,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自主定向越野的“发令枪”;它不仅传授知识,更生产思想;不止于“大楼”,更在于“大师”与“大人”;它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瞭望塔”和“加速器”。她希望同学们来到大学一定要弄明白“大学为何?”。她通过学院育人成效和历年高考数据实证,同学们是大有可为的一代,引导激励大家定义独一无二的“人生算法”:探索“我是谁”,构建坚实的自我认同;锻造“批判性思维”,拥有看透世界的“慧眼”;涵养“家国情怀”,书写与时代同频的“大我”;储备“未来竞争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硬核”。最后,她以三个“锦囊”告诉同学们“大学何为?”她表示,一是要坚守信仰,在立志笃行中锤炼“德与格”。引导同学们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在心中扎根信仰的种子;二是要坚定信念,在明辨善行中炼就“勤与恒”。坚定“喜欢的事情不要怕,害怕的事情更要拿下它”的信念;三是要秉承信任,在团结协作中汇聚“人与和”。相信学院、相信老师、相信同学,遇到困难及时求助,遇到摩擦学会欣赏和包容。

心理健康中心王正义老师为新生开展了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韧性,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

保卫处余华兵老师围绕校园安全、防范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等内容开展了学生安全专题教育,增强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院党务干事李梓煜老师为新生作了入党启蒙教育。2022级本科生、第11期湖北省“青马工程”学员张鑫海分享了其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以来的成长历程,他表示中共党员不是“特殊身份”,是“多一份责任”——要更专注认真学好专业课,要更努力打好学科竞赛,要更尽力帮助身边同学,要做“成绩好”的学生,也做“能做事”的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好自己大学之路。
本次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活动内容充实,不仅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为他们顺利开启大学新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稿 左辉 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