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 >> 正文

【工大往事】孙家寿:我在建校初期的故事(二)

2022年12月02日 12:38 人事处 离退处 点击:[]

校址确定的故事

1972年4月22日,根据湖北化工石油学院筹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由陈复兴院长与湖北省工业学校革委会主任李键商定,划拨湖北省工业学校第9号楼(09栋)为学院筹建办公地点。4月26日,我们18位分配来的大学生陆续入住湖北省工业学校09栋(侯德俊因出差暂留省博物馆),与调至学校的干部、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建校工作。按筹委会会议精神,以“树牌子、搭架子、铺摊子”的思路,组建了政工组、办事组、基建组、后勤组等,我们18人分别分到各组,我分到办事组,主要负责收送学校来往信函和接待调入人员。至5月初,我陆续接待了从华中工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外语专科学校等调入的干部20余人。5月底,写有“湖北化工石油学院”的校牌正式挂在09栋的大门旁。

1972年5月开始了校址选择的调研与拟定方案。5月9~14日,由金指挥长和陈院长带队赴江汉油田、沙市、荆门炼油厂等地调研考察并商讨查看建校地址。经对比分析,5月17日,学校以工宣队指挥部和筹建领导小组的名义将拟定建校地点的请示报告报省文教局并呈省委省革委会。拟定建校地点方案有二:方案一是在武汉、荆门两地办学,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化工、化机专业,新建荆门庙岗岭分部开办石油类专业;方案二是全在荆门庙岗岭新建校区开办所有专业。报告明确表示拟采用方案一。5月20日,湖北省委常委办公会议同意批准按方案1拟定建校地点的报告。5月21日~6月12日,由工宣队方代表和陈院长带队专程到北京中央燃化部汇报请示工作并到有关院校参观学习;由齐代表带队第二次赴荆门考察后于6月23日学校向文教局书面汇报了调研情况。6月25日,湖北省革委会同意学校选址第一方案,并以《关于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有关问题的通知》[鄂革(1972)102号]文件下发。确定了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燃化部协助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这就是后来将6月25日定为校庆日的由来。1972年7月1日,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传达[鄂革(1972)102号]文件。

1972年8月14日--9月1日,学校金指挥长、宫主任(原省计委主任调学校任党委书记)、孙孟春、黄卓熙等4人到北京向中央燃化部和国家计委汇报请示工作,燃化部副部长听取了汇报并作了指示。明确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作为学校院部。但因来自湖北省轻工局等的阻力,[鄂革(1972)102号]文件没有得到落实,于是在1972年9月13日,院长陈复兴等到省委请示落实[鄂革(1972)102号]文件以确定办校地址。9月14日,省委常委会议再次研究决定,仍按湖北省革委会下发的[鄂革(1972)102号]文件执行。9月18日上午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宣布与工校合并事项,下午召开两校科级以上干部会议,商讨合并事项。9月19日下午,在省工校小食堂(应为建工学校小礼堂--作者)召开两校全体职工大会,大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合并大会》横幅,会上,宫书记讲话并宣布两校正式合并,工校革委会主任李键讲话说:从今天起,湖北省工业学校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我当时负责大会会场的借用、布置和联系摄影等事项;9月26日,政工组、办事组、后勤组正式从09栋搬到工校小办公楼,与工校相应机构合并一起办公。黄卓熙、孙家寿、张志刚等3人则住在各自的办公室里。但直到11月份,湖北省轻工局以需培养轻工人才为由仍未将省工校人员的组织关系、供给关系等移交给学校,还要求省工校负责人停止办理移交手续,仍在省工校内继续开办轻工培训班。使得学校在校址问题上悬而未决。经省革委会和省文教局协调,学校与省轻工局多次座谈协商,但校址问题仍未解决。在一年多时间里,学校组织人员到武昌八一小学(现邮电科学研究院旁东湖边)、洪山区九峰乡、原华侨补习学校(侨校)原址调研查看,进行校址考察,于1974年1月拟定调研报告以文件呈报省委省革委会,经1974年6月18日省革委会办公会议研究后,于1974年8月30日以《湖北化工石油学院等院校校址问题的通知》[鄂革(1974)80号]文件下发。文件决定将原华侨补习学校校舍价拨给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悬而未决两年多的校址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建校十八勇士由来

1972年,我们从军垦农场再次分配到学校的18名大学毕业生,个个满怀艰苦创业的豪迈,把青春和热血倾注在建校事业上。当时无钱、无地、无房、无教师,要办学院,确实很难。但是有省革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学校筹建小组抓住机遇,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上。我们18位大学毕业生(尽管侯德俊暂时留省博物馆但还是学校一员)在筹建小组的领导下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投入创建学院的战斗。经上级有关部门协商,将原武汉外语专科学校留守处保管的办公桌椅、学生用课桌、办公用品及文革时期接待红卫兵的用品全部无偿调拨给学校,当时留守处负责人宋兰菊老师办理移交手续。于是我们17人开始了“搬家”活动,由荆体健师傅开车,将武汉外语专科学校留守处保管的无偿调拨给我校的物质搬运到学校临时办公地点09栋。当时正值武汉酷暑,我们每天跟车到当时的湖北大学院内,将放置在楼上三、四层的桌椅、办公用品等扛下来装车,运到湖北省工业学校内卸车再搬到09栋二三楼,就这样我们不停不歇地干了一个多月。经军垦农场艰苦磨炼后的我们愈干愈有劲!当时工校的老师们看到我们拼命工作的样子,有人脱口而出:真是化院的十八勇士!就这样,化院“建校十八勇士”的美誉传颂至今!确实,白手起家,来之不易,使我们认识到路是人走出来的,业绩是人创造的,就必须有一股创造条件上的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我记得于1974年筹建学生食堂时,为了购买学生食堂大炉灶的炉条,我顶着烈日骑上自行车,跑遍了武昌的主要商店,最后在汉阳门附近才买到并用自行车托回学校,回到学校已是下午5时了,全身都已被汗水湿透,真是辛苦啊!从1972年到1980年,短短的八年中,多少艰辛的历程,多少感人的故事,在艰苦条件下愈挫愈勇的建校师生,他们是“化院”的建设者,是陪伴“化院”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段建校的日子充满了困难和艰辛,却是不乏快乐和感动的。建校初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人人都是“建校十八勇士”!“艰苦奋斗”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

 

到侨校洽谈

1974年,由于湖北食品工业学院要以湖北工业学校为基础进行组建,于是我校校址正式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华侨补习学校,当时为空降兵19师(现19旅)借用。大约是1974年7月中旬,我拿着湖北省革委会的介绍信和黄传阶一道骑自行车从省工校来到侨校,与驻侨校部队19师联系交接及我院职工陆续搬来后食宿等事宜。一站岗战士领我们进入办公楼(现武昌校区一教楼)接待室,一楼东为部队卫生所,一楼西为住院部,后上二楼办公室洽谈,二楼为办公区。三楼四楼一般不让外来人员进入。接待我们的军人说,他们已接到通知,尽可能快地腾出一些房间作为我们先搬过来的职工的住房,吃饭可以在部队战士食堂搭伙。后他带我们俩在侨校走了一圈。总的印象是:校内乱石成堆、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破旧不堪,周边荒坡坟地、稻田水坑、碎石小径,特显孤零荒野。当时的华侨补习学校仅有两条很短的马路,一条是从现一教楼到现女生宿舍,一条是从现一教楼到大礼堂(现体育馆)。范围很小,北至现一教楼北面道路,南到现学生一、二食堂北边道路,东起一教楼东面道路(院外直通八一大队到南湖的碎石路)、西到现大操场主席台,其周边全是稻田和养鱼塘或荒地。建筑物有“四大一小”,即教学楼(现为一教楼)、礼堂兼食堂(现为体育馆)、南楼(三层)和北楼(三层)(现为学生宿舍2号楼南北附楼)及一栋平房(侨校留守职工住房,现学生二食堂处)。出平房往南是19师汽车连(现学生五舍、六舍、八舍及篮球场),汽车连往东是部队微波站(现学生七舍及三教楼处)。现学校北门靠709一边、北一门和孵化大楼是两个小山坡,系伏虎山的山坡。百度载,从前的伏虎山山脉绵延,“向东一直到鲁巷,直至关山,向西一直到马房山都是山”,山上树木葱茏,保持较好的自然生态,但随着1958年关山开发成汽车产业集中地,鲁巷、街道口也相继开发,伏虎山被斩断,挤压,成为如今的城中山。另1881年《江夏县志》刊载的江夏县图中,清晰地画出了伏虎山和卓刀泉的位置,夹在洪山与罗家山(今珞珈山)之间,西与桂子山相连,背靠南湖,北与磨山、南望山隔东湖相望,按照中国古代的风水传统文化来说,这里是藏风得水的宝地。现学校简介中有“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说应源于此。

 

藏风得水宝地

1974年,我们青年教工刚搬到侨校时,全部住在教学楼,并在19师战士食堂搭伙,这样过了约一个月,19师陆续搬走,我校领导则陆续入住南楼(现学生宿舍2号楼南附楼),其余大部分教职工仍住在马房山工校9号楼和我校在马房山新建的两栋家宿宿舍。每天早晚有校车接送。至1974年8月上中旬,学校机关部门陆续搬到教学楼(现一教楼)办公,准备迎接74级110位新生。

1974年,学校迁至华侨补习学校后征购土地时要在南面预留30米宽修路(即现在的雄楚大道)而没有再往南购地,所以学校当时的红线图范围(即现武昌校区范围)仅500余亩。征购土地完成后就开始了大规模建设。首先是根据红线图修建围墙,为使八一大队居民不穿行学校,开始沿东围墙并绕至现办公大楼修了一条便道,即现在的楚韵路一部分。修便道和东围墙时,由于地处养鱼塘,污泥很深,围墙下沉连续垮塌了三次,真是不容易啊!在修好围墙后开始平整土地和修路,而在平整土地、修路及建西配楼时,发现了不少古墓,当时就有人说,“化院”地处风水宝地,肯定大有发展前途!

1979年平整土地过程中,将学校现北门和北1门间的小山坡推平后多余的土,全部转运到当时为养鱼塘和水稻田的地方,填平经修整后成为现在的大操场。为了改善学校职工和学生的住宿条件,学校加快了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楼的建设,于1976年建成了一栋学生宿舍(现学生1舍)和教工住宅楼(教1栋,现工大雅苑处)。在修建这两栋楼时,全校师生员工都参加了到南湖边的山上挑碎石、搬砖等义务劳动。在建学生第一宿舍时,建到两层后西角出现了下沉,于是采取了下注水泥浆,使之复位。学生第一宿舍建成后,青年教工和学生宿舍、学校部分行政办公室从教学楼搬出,尽管图书馆与实验室仍分别占用教学楼东西三层附楼。但教学条件得以大大改善。学校新修的第一条马路是从现北1门通往教学楼的马路,当年由于下雨教师从家属宿舍1、2、3栋困难地踩踏着泥泞土路进出教学楼,既难于行走又肮脏不堪,虽及时铺上煤渣或修筑的并非宽大的柏油马路系碎石压铺但解决了当务之急。后随着修建东配楼的修建而修筑了第一条马路。在此期间,学校还修建了一栋两层楼的仓库和“化院附中”(现学生二食堂处)及“化院附小”(现教工宿舍28、29栋处);并为了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在现在的求知广场(原为杂草丛生、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下面修建了一纵几横的“防空洞”。后作为临时办公室,我们还在防空洞里面开过会呢。

 

作者介绍:孙家寿 1970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13年3月退休。曾任武汉工程大学教授,湖北省政协八、九、十届常委,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曾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上一条:【工大往事】周普谟:我的第一个上级 下一条:【工大往事】陶宏亮:不惧磨难 脚踏实地 不负青春年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