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方浩教授团队在知名国际期刊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发表论文

    作者:邱程   资料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13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张俊杰)近日,艺术设计学院方浩教授团队交叉学科研究成果“Risk Perception Evaluation of Epidemic Maps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疫情地图风险感知评估)在地图制图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正式发表。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方浩教授为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杨乃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从设计学、地图学及心理学交叉学科视角出发,针对疫情地图可视化设计形式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旨在通过有效的可视化设计研究提升疫情信息的表达准确性。研究首先指出现有疫情地图研究的不足,包括对符号选择有效性评估的缺乏,以及现有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问卷和访谈可能受到参与者和社会因素影响,导致结果不够深入。由此,研究团队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符号本质出发,提炼基础的符号表达形式,再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问卷法,研究比较了不同疫情地图表达形式的风险感知加工过程。

    研究实验部分使用了日本京都市的地图作为底图,设计了六类不同风险等级和符号类型的疫情地图,包括点状和面状符号,以及低、中、高三种风险等级。问卷调查采用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PRCPS),而ERP实验基于Oddball范式,考察了不同符号类型和风险等级对被试整体风险感知的影响。问卷结果分析显示,不同疫情地图的风险感知存在显著差异,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图的风险感知得分显著高于低风险地图。ERP结果分析表明,符号类型和风险等级对疫情地图的早期认知加工有显著影响。点状符号疫情地图的唤醒程度更高,更能有效吸引个体的注意力;面状符号在低风险情境下有助于提升信息获取效率;高等级风险信息会吸引个体更多的注意资源。

    研究讨论部分指出,符号类型和风险等级对疫情地图的风险信息获取效率和风险感知程度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未来工作应扩大样本年龄范围,提高地图配色的多样性,并使用交互式地图以实现更高的生态效度。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疫情地图的设计,使其更有效地传达风险信息,提升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能力。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量化个体对疫情地图的认知过程,最终为疫情地图的设计和完善提供了神经科学方面的数据支撑和指导性建议。(审稿 王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