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武汉科技报】“联络员月老”牵线 校企“三见钟情”:武汉工程大学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成功签约

2021年11月18日 22:37 武汉科技报 点击:[]

11月16日上午,武汉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会议室里,武汉工程大学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撞击流振动膜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市科技局成果转化处副处长李云龙,武汉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郭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袁军,中冶南方都市环保科技开发部胡国锋和皮鎏博士,市科技局联络员廖建华参加了签约仪式。

李云龙表示,高校科研走出“象牙塔”,高校成果顺利在企业得到应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令人欣喜。市科技局选派了120名联络员,目的是搭建校企之间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袁军向记者介绍,“这次签约的技术是我们课题组将撞击流技术与膜分离有效结合的成果,作用是利用撞击流的基本原理使流体产生涡流的同时产生振动,让固体颗粒在分离过程时远离膜孔,缓解之前技术存在的膜孔堵塞。装置还设计了固体颗粒物通道,在重力的作用下,颗粒物会沉降到装置下端,从排渣口排除。在国内,武汉工程大学属于撞击流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先后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申请了20多项发明专利,发表了论文300余篇,我们课题组做的是在传承技术上的创新。”

胡国锋说,“我们企业现在用的是进口膜,使用寿命大概1-2年,后期维护成本高,我们也一直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案,但结果都不太理想。现在袁教授研发的这项成果已经通过了小试、中试试验。如果通过工业化验证,袁教授团队将会继续优化升级。最终投产的话,设备成本将降低大概50%,运营成本将降低33%左右。”

袁军与胡国锋均表示,这次协议的签订,离不开联络员的牵线和组织。

廖建华与同事孟雄伟在2020年12月了解收集到袁军课题组的科研成果,他们就想到可以推荐给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在2020年12月25日,校企双方首次“相亲了解”,2021年6月1日,双方正式见面洽谈,9月,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经过联络员多次沟通安排,现阶段,袁军课题组的工业化设备已经进入企业基地。

据悉截止目前,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拜访院士专家团队795次,考察科技项目804个,联系对接行业龙头企业414次,金融机构167次,科技服务机构353次,参与促成组织院士专家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对接次542次,采集整理的重点科技成果258个,成果转化显著进展项目70项。

【武汉科技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994675997852789649&source=share&reedit_timestamp=1637224523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1994675997852789649

上一条:【光明日报】刊登我校文章《思创融合专创融合 传承弘扬汉字文化》 下一条:【楚天都市报】大学生下乡打造创意微景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