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刊登我校文章《思创融合专创融合 传承弘扬汉字文化》

2021年11月22日 19:50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张艳梅 谢玲玲 孟丽)11月3日,《光明日报》刊登我校外语学院张艳梅、陈明芳、别尽秋和教务处王海晖处长署名文章《思创融合专创融合 传承弘扬汉字文化》,报道我校2021年湖北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与文化》课程“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的探索和建设经验。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积极推进冷门“绝学”研究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共同设立并启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等各项强有力的支持和举措下,我国汉字文化传承传播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不少前辈专家在面向社会推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总的来说,不管是面向海外的国际中文教育,还是面向国内的语文基础教育,汉字难、汉字教学难的问题,目前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精神,从《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看,目前尚未出现《汉字与文化》相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汉字与文化》课堂大多还比较传统,尽管不乏深耕冷门绝学的专家前辈学养深厚的古文字课堂,但大多重输入轻输出,学生实践单一,学生很少结合本课程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

2021年湖北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我校外语学院《汉字与文化》课程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教育创新创业训练,结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2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前期资助项目)“中华优秀汉字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ZD049)等项目平台,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

一、创新研究型、项目式实践教学,思创融合、专创融合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旨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我校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与文化》课程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推动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增加课程挑战度,以专业素养为本,以创新发展为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输入输出的科研创新能力。课程团队依托湖北省博物馆、武汉画童少儿艺术基地、新媒体平台等社会实践基地,孵化了“汉字小微课”“汉字小绘本”“汉字会说话”“汉字情景剧”“汉字中国行”(“省博采风”、中国各文字博物馆行等)“汉字云观展”“汉字云支教”“汉字手语帮扶”“和您一起读上博”“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学术成果外译”等系列“研究型”社会实践特色项目。

比如,在“汉字小微课”开发小实践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小可爱们化身技术达人,一张张精美的PPT、一个个并不完美但可能会惊艳到你的汉字教学微课小视频,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脚步;在“汉字小绘本”开发小实践中,汉教小可爱们图文合奏,数字化动态绘本、“创意玩”绘本、手工亲子立体绘本、手工简易绘本,高大上的、接地气的,各种创意,各种多彩。学生们走进古文字世界,探寻号称“绝学”的甲骨和简帛,既尝试撰写古文字科研实践小论文,也打磨汉字小微课、汉字小绘本等各项社会小实践脚本,读书钻研,输入输出,乐此不疲。在帮助社会大众了解中华优秀汉字文化、传递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二、开辟多角度、多视野的原创思路,师生共创、全员大创

我校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与文化》课程开辟多角度、多视野的原创思路,与科研相结合、与教育教改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对外学术交流相结合,在课内外掀起一场“师生共创、全员大创”的创新创业热潮。在开展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理论课堂的同时,教师团队不但带领学生们参与各项社会实践特色项目,还成立“文案组”“摄影组”“美编组”“微电影组”,成立“名师工作室”“文创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语言学沙龙工作室”“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学术成果外译工作室”,带领学生们不拘于方寸教室,利用新媒体传播便利,创立师生共建的 “荆楚卓越教师”“舟行瀚书”“妙言妙语”“汉教小屋”等6个微信公众号,将国际中文教育、将汉教人才培养说往更远的彼方。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全员参与大学生双创,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

从最基础的理论课堂到各社会实践特色项目、到公众号推文的发布再到大学生省级、国家级双创大赛和双创项目申请,“师生共创、全员大创”的理念贯穿于《汉字与文化》课程始终,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映衬着未来可期。学生们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就业竞争力更强、就业路径更广阔,考研也有质的飞跃;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中,2021年“‘当汉字遇上绘本’——DIY汉字小绘本开发路径研究”等2个项目获国家级立项,另有5个相关项目获省级立项。

(图为学生们参与《汉字与文化》课程社会实践特色项目“汉字中国行”之“省博采风”社会实践)

据悉,2018年,我校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汉字与文化》是该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32学时,对应2个学分;课程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博导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均具有博士学位。该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实际上自10余年前就开始了:自2009年始,课程团队成员多次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新人奖”等教学奖项;攻读古文字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在古文字学、汉字学方面接受系统、专业、前沿的科研训练。10余年里,课程团队初心不改,教学、科研相互促进,课程团队成员主持和参加与《汉字与文化》课程密切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既包括主持和参与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包括入选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留学基金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海外研修项目,以及主持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审稿 王火利 陈明芳 别尽秋)

上一条:【湖北高校思政网】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一堂特别的户外团课 下一条:【武汉科技报】“联络员月老”牵线 校企“三见钟情”:武汉工程大学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成功签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