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湖北日报】党委压实责任,纪委监督推动,武汉工程大学助力长江大保护——为母亲河“祛病疗伤”

    作者:陈琢 曹迅飞 段叙如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宏斌 通讯员 陈琢 曹迅飞 段叙如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启动该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筹建工作,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是湖北省属唯一的化工特色高校,也是中南地区化工及相关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在破解“化工围江”、磷石膏综合治理等长江大保护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023年下半年以来,该校党委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决定将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为推动“一校一策”的主要抓手。该校纪委、省监委驻该校监察专员办公室(以下简称“该校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推动整合该校化工人才和技术资源,强化平台建设,强化成果转化,使服务长江大保护的工作提档升级,为母亲河“祛病疗伤”交出了一份份“绿色答卷”。

    “一主四群”,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走进地处宜都市枝城镇的化工企业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眺望4公里外的长江,只见一江清水滚滚东流,满江碧透。

    “我们是响应全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指挥部的号召,从距离长江1.2公里的原址搬迁到这里开启新征程的。”友源实业相关负责人说。

    该化工企业的搬迁选址、厂区布局、厂房设计等工程设计,都是武汉工程大学化工研究设计院做的。科学环保的设计,使企业废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确保了不让一滴污水排入长江。

    近5年来,该研究设计院先后承担涉及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类项目166项,服务企业46家,包括沿江化工企业搬迁项目12个、技术改造项目91个、咨询服务项目63个,有力助推了长江大保护。

    据悉,近几年武汉工程大学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构建了以大化工为主、含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学科群等“一主四群”的学科建设格局,形成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批标志性成果在该校成功转化。“三磷”(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技术在该校获得突破。该校主动服务长江大保护,提升磷石膏污染防治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磷矿产业高端化升级、提升磷化工现代化绿色化水平,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一线串珠”,纪委“链式监督”推动工作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武汉工程大学党委、该校纪检监察机构迅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压实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该校纪检监察机构与该校科学技术发展院牵头抓好本校服务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提档升级。

    该校纪检监察机构调研发现,近几年,该校各职能部门、科研平台各自围绕自己的职能和人才技术优势,为长江大保护做了不少工作,但存在行动分散、各自为政的问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大家各有各的工作亮点,犹如一颗颗珍珠在各自发光,但没有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我们纪委就要做那根线,串珠成链,推动工作协同和资源统筹,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强大合力。”省纪委委员、武汉工程大学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方文海说。

    该校纪检监察机构创新开展以“建链、查链、督链”为内容的“链式监督”。建链,即推动该校相关部门统一编制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规划、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大局贡献度工作方案,形成项目清单和责任链条,从而把涉及长江大保护的各职能部门、科研平台“串珠成链”。查链、督链,即对责任链条上各职能部门、科研平台落实长江大保护责任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压责任、盯问题、纠偏差、促落实,推动共同守护好一江清水。

    该校纪检监察机构还向校党委建议筹建武汉工程大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资源整合建立高端智库,推动工作协同和资源统筹,得到校党委重视与采纳。

    “一项一策”“一项一督”,项目顺利推进

    近日,该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人员来到该校李思悦教授团队实验室,对相关项目推进情况实地走访调研。

    该校纪检监察机构在对该校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链式监督”时,工作入细入微,做到了“一项一策”“一项一督”。近半年来,紧盯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协调帮助解决困难3个,确保了流域水体污染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生态碳汇研究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一项一策”“一项一督”,使该校服务长江大保护各工作项目进展良好。

    近日,在鄂州市鄂城区距离长江约40公里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固态有机废弃物生物化处理示范基地”里,密密麻麻的黑水虻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固态有机废弃物。

    黑水虻是一种外形似蚕但远小于蚕、皮肤呈白色略带淡黄色的有益昆虫。它能24小时不停歇地吃长江边的餐厨垃圾、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

    “每只黑水虻饱餐数天后,会明显长大呈扁平状。它们被送至加工车间,经过分筛、干燥等工序即可提取昆虫蛋白,变废为宝。”武汉工程大学王存文教授技术团队成员冯魏良介绍,这是该校为助力长江大保护而研发的一项成果,能有效破解废弃物对长江的污染,已推广至鄂州、武汉、钟祥等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作用,努力推动建设好我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智库+产业技术+文化’服务。”该校纪检监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