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极目新闻客户端】13万湖北学子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第一课

    资料来源:极目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10-27   浏览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陈欣

    “中国能否率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带来哪些冲击?”“该如何规划学习,做好准备……”10月27日上午,“智育未来·拥抱智能时代——湖北高校新生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武汉工程大学开讲。

    湖北人工智能通识课第一课现场

    人工智能专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首席科学家朱松纯作为主讲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省2024级新生讲授湖北人工智能通识课第一课。据统计,全省约13.73万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

    未来AI由“心”驱动

    朱松纯教授以《通用人工智能:迈向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为题,分别从形势目标、什么是人、什么是AGI、技术路线、人才培养、湖北举措、AI新文化七个方面展开分享。从理论知识到技术原理,从发展历程到未来趋势。从零开始抽丝剥茧,拥抱智能时代,为学生后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学习与探索打下基础。

    朱松纯教授

    “很多人认为只要数据越多、算力越强、模型参数越大就行了。但我认为,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仅靠数据是不够的,智能体必须是由‘心’驱动,实现‘心’与‘理’的高度统一,才能研发出自主的AI。”朱松纯引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类比模型与表达,并表示,“东方哲学为人工智能后半场发展,提供了哲学层面的‘顶层设计’。”

    “就像朱教授说的,现阶段的智能机器人不再是由大数据与大算力堆砌而成,而已逐步向拥有自我意识、价值判断的机器人转型。”朱松纯教授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武汉工程大学2024级机器人工程01班的余意豪同学说:“这节课让我认识到,人工智能不是理工科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文科与理科的有机结合,很想探索机器的发展奥秘,以及未来怎样让机器人拥有一颗智能‘心’。”

    讲座现场

    武汉工程大学20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周沛文表示:“这节人工智能通识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明白了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数据和算法的堆砌,更是人类文化道德的体现,其将汇聚人类文明,利用数据算法解析并用于指导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是时代的转折点,我们青年学子,更应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顺应时代需求,才能大有可为。”

    人工智能通识课分三阶段共32学时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培养广大学子的数据思维、计算思维和智能思维,提升人工智能的通识、技能与应用水平,2024年秋季学期,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将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系列活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系列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分为通识基础(8学时),前沿进展(8学时),实践实训(16个学时)三个块组成。其中,实践实训模块内容,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色实际自设。

    讲座现场

    “人工智能通识课并非某一门课,而是随着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入,培养要求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此外,根据不同学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还开设了不同的应用拓展课程。”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玮介绍,该校两年前就尝试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以“基础-实践-应用”三大模块为基础,分类、分层、通专融合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为30余个专业开设AI导论,为15个专业开设AI技术实践课、为8个专业开设AI技术应用课。

    讲座现场

    “AI应用类课程,重在对人工智能与智能相关专业交叉复合衍生的应用案例的教学。融合行业特点和AI发展趋势,解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工程复杂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将AI素养教育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去,为各行业、各学科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力加油。”刘玮表示,随着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进一步推进,课程机制的完善,不久后还将打通高校间的学分认定、学分置换,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选课需求。

    (图片由武汉工程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