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武汉科技报学习强国号】武汉工程大学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资料来源: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4-12-23   浏览次数:

    武汉科技报讯(通讯员 武汉工程大学 王竞婧)12月19日,武汉工程大学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工程大学兼职特聘教授涂善东及专家团队,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雷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创局二级调研员吴世英等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由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云韬主持。

    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长级)潘慧明致欢迎辞,并代表学校介绍了基本校情、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现状。他表示,涂善东院士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学校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希望以院士工作站建站作为新的合作节点,携手绘就学科建设新图景。学校将以超常规意志、超常规状态、超常规举措,聚力做好院士工作站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好搭建有组织科研平台、打造化工学科专业集群、筑就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市科协企事业部负责人曾波宣读院士工作站成立批复文件。吴世英代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创局对武汉工程大学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是学校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赋能化工机械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支撑国家和区域战略水平跃升的的生动实践,希望能发挥院士工作站区域标杆作用,更加凸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人才技术优势,推动实现科技成果、智力资源与区域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雷萍为涂善东院士颁发聘书

    入站院士、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

    涂善东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工装备安全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化工机械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为实现重要承压设备中国制造、推动我国承压设备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涂院士表示,院士工作站将坚持“三个导向”,汇聚高端智力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实践,争取成为推动化工机械科技进步的有力引擎。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紧密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行业前沿需求、生产一线需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深入调研、精准定位,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二是坚持服务导向,正确把握学科建设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科研团队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服务化工及相关学科融合发展,服务新工科专业集群协同建设,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坚持开放导向,深化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校际融合,通过多模式合作,多渠道联合,集聚各学科、各领域人才智慧,形成高质量科技人才合作生态,以科技人才“新引力”锻强科技创新“新实力”。

    武汉工程大学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卓越的有益探索,是以开放创新推进更高质量自主创新的实际行动,是面向“适应现代化工大产业的区域一流行业特色高校”目标稳步迈进的生动体现。武汉工程大学将以此次院士工作站揭牌为契机,更加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更大力度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更实措施营造开放科研生态、更快速度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据悉,市科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2024年新增院士工作站5家,专家科创工作站20家,为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