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由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湖北人工智能学院主办,武汉工程大学承办的“湖北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专业建设创新研讨会”在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举行。来自湖北省37所本科院校、7所高职高专的分管校领导、本科生院(教务处)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以及湖北人工智能学院理事长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首席科学家朱松纯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正在深刻重塑教育领域生态。朱松纯介绍,湖北人工智能学院依托湖北科教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正积极探索复合型人工智能教育新实践,着力突破“院校围墙”与“学科壁垒”,构建新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贡献“湖北模式”与“中国样本”。

会上,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详细介绍了学院“产教融合”的特色模式及微专业建设进展,并正式发布《湖北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微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以应用为导向,聚焦人工智能与各专业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湖北省高校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提供了示范性框架。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葛晓虎分享了该校微专业建设经验,武汉工程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卢涛对《湖北省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崔锋等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路径与机制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湖北特色、应用导向、分层推进”等建设性意见。

本次研讨会是湖北人工智能学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湖北省高校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新路径,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