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实战平台+前沿技术支撑
培养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迈出重要一步——与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联合创办的智能机器人微专业正式启动招生。这是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次与高校合作开展微专业建设,标志着湖北在机器人人才培养领域开启全新模式。
创新中心赋能: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作为湖北省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凭借其“数据采集场、动作训练场、应用实践场”三大实战平台,为微专业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
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将全面融入微专业教学体系。学生将在创新中心现场开展数据采集、机器人调试及VLA模型训练评测,亲身体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完整研发流程。这种深度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课程特色:创新中心技术优势全面渗透
微专业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创新中心的技术积淀和产业视角:
现场教学与调试训练
依托创新中心三大平台,结合具身智能感知系统发展趋势,学生将深入学习数据采集、机器人调试等核心技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导论》课程更直接在创新中心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智能机器人研发的真实环境。
前沿技术实践
课程紧跟具身智能机器人感知系统发展趋势,结合具身智能数据结构与模型演进等前沿内容,培养学生对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的深刻理解。创新中心的前沿研究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确保学生掌握最新技术动态。
全链路能力培养
从多模态数据融合到VLA大模型应用,从智能感知到系统集成,创新中心提供的全流程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模式:创新中心与高校优势互补
这一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创新中心的产业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教学科研优势,形成强强联合。创新中心不仅提供先进的硬件平台,更将一线研发经验、真实项目案例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战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微专业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创新中心的实际项目,在导师指导下解决真实工程问题,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模式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培养目标:直指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微专业聚焦培养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感知与控制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物理层实训-控制层开发-数据处理-智能应用”全链条技术素养。
学生结业后可具备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进阶的潜力,能够快速适应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于2025年6月4日,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包含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模拟超市、餐厅、工厂等14类真实场景,每日生产超万条有效数据用于机器人动作训练,应用场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