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化工报】湖北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提出:磷石膏要从“环境包袱”转为“功能性材料”

    发布时间:2025-11-01   浏览次数:

    本报讯  10月25日至26日,第九届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暨湖北省第一届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提出,要拓展磷石膏在建材、农业、环保等领域的高效应用场景,在标准体系建设、核心技术突破、产品成本优化与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力,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将磷石膏从“环境包袱”转为“功能性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秘书长杨再银指出,当前工业副产石膏利用面临“技术碎片化、标准滞后化、产品低端化”挑战,需依靠“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力,推动全链条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

    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生态保护司原司长彭近新建议行业借鉴国际经验,强化创新激励,拓展磷石膏在建材、农业、环保等领域的高效应用场景。

    武汉工程大学科发院副院长、湖北省长江磷石膏研究院院长张华丽指出,可溶性磷、氟、有机物等杂质如同“枷锁”,限制了磷石膏的应用上限,而实现跨越的核心在于突破“磷石膏本质安全”瓶颈。通过“技术集成”与“产业耦合”构建新价值链,是实现磷石膏规模化安全消纳、磷石膏高质化提值利用的技术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钱庆荣提出,工业副产石膏经提纯改性后,可成为橡胶、塑料和涂料领域的绿色功能性填料,实现从“环境包袱”向“功能性材料”的转型。

    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功新指出,磷石膏综合利用面临投资周期长、技术风险高、市场规模不足等瓶颈,需构建“技术+资本+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培育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