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50+25!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作者:陈功   资料来源:环生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陈功)近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两个赛道(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分别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本届竞赛中共斩获50项国家级奖项和25项省级奖项,获奖数量继续突破历史,学校连续第三次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和省级“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已入选《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每年举办一届,分为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本届竞赛规模进一步扩大,各赛道参赛学校、团队、人数较去年继续增加;其中科学探究类赛道吸引了来自全国629所高校的16732个团队参加,创新创业类赛道吸引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36所院校6676个团队参加。

    在科学探究类赛道中,我校参赛队伍和人数较往年大幅度增加,吸引了来自环生学院、化药学院、化环学院、材料学院、机电学院、光能数理学院、药物研究院的44支队伍参赛,学生人数达到200多人。参赛团队从通知下发就开始着手准备,积极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备战,经过研究综述、实验设计、实验记录、论文撰写、心得体会等五个过程完成比赛,在湖北省赛区网络初评中获得25项省级奖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5项),其中获得一等奖的6个团队晋级决赛。跟往年不一样,今年湖北省首次作为国赛省赛二合一赛区,来自省内36所高校的915个团队于2024年7月13-14日在湖北工业大学直接进行国赛湖北省赛区决赛。我校学子顽强拼搏,最终在此赛道中共获得15项国家级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2项。

    在创新创业类赛道中,我校参赛队伍和人数较去年继续增加,共组织了来自环生学院、化药学院、化环学院、材料学院、矿业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光能数理学院的46支队伍参赛,学生人数达到250多人。在初赛阶段,各团队积极备战,按照参赛要求准备报名表、网络评审材料、参赛视频(创业组)、资格审查佐证材料等,并认真修改完善;环生学院严格把关参赛作品质量,经过网络初评后,15个团队获得进入全国总决赛的资格。决赛于7月29-31日在西华大学举行,各参赛团队精心准备、不断打磨答辩PPT,答辩时沉着冷静、表现优异。最终,我校学子在此赛道中共获得35项国家级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5项、全国二等奖20项、全国三等奖10项。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启动时间较往年提前,从去年7月份就下发通知,于今年7月份圆满结束,历时一年。环生学院作为我校此项赛事的组织单位,自竞赛通知下发后就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全校本科生组队参加。本届竞赛规模较往年进一步扩大,各学院参赛人数和团队也进一步增加。为了更好的组织学生参赛,确保本届比赛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成绩,环生学院在赛前组织了多场竞赛动员会、竞赛经验分享会、竞赛交流会、竞赛负责人会议等,在省赛和决赛中组织了6场竞赛研讨会、竞赛预答辩会等。做好各团队指导老师的思想工作,进行严格把关、精心指导、不断打磨。同时,按照省赛、国赛通知,积极传达相关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带队赴校外参加决赛。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倡议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高水平大学生学科竞赛,目前已连续举办九届。本届竞赛得到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和各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环生学院、化药学院、化环学院、材料学院、矿业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光能数理学院、药物研究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作为我校化工学科A类竞赛的重要赛事之一,近年来一直助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本届比赛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再次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校本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显著成效。(审稿 孔海霞)

    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国家级)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项目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哌嗪类 SARS-CoV-2 主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张梦含 余嘉慧 蒋思思 袁航 邵珉祺

    古双喜 张双双

    一等奖

    具有超疏水性能的 pH 响应性智能活性食品包装的制备及应用探究

    汪丽萍 夏超银 张佳瑶 吴蕊辰 张颖

    杨浩

    二等奖

    基于紫薯花青素和大蒜精油的活性食品包装膜的应用研究

    丁博宇 张东成 郭贝佳 陈佳慧 唐亚琪

    胡婧

    二等奖

    生姜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在猪肉常温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陈晴 黄婉茹 李思惠 黄凡倪 彭思涵

    陈朝娟 杨浩

    三等奖

    共发酵燕麦多酚富集调控及其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刘诗文 李青萍 黄露 彭玉虎 费洋

    陈功 郑冬洁

    三等奖

    虎奶菇菌渣产漆酶条件优化及其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

    龙彩云 刘彤 欧阳馨怡 杨皞琨 张浩然

    孙雪言 邓雪晴

    三等奖

    板栗壳原花青素纳米超分子体制备、表征及其美白活性研究

    张文 黄天宇 王志诚 高江涛 殷语婷

    杨芳 张美

    三等奖

    光驱动抗生素分子降解用板钛矿TiO2催化剂的合成与构效关系

    胡景茹 胡炳文 李治稳 张浩天

    程刚

    三等奖

    甾体激素药物中间体—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研究

    付玮 陈鲁豫 王含琪 赵露露 王令欣

    冯露

    三等奖

    基于Ti₃C₂/Au/Pt纳米复合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色法用于汞离子的检测

    戴淑娴 吴志伟 王培铸 刘姽芳 熊紫菱

    雷祯

    三等奖

    脂肪肝斑马鱼模型的构建及在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丁洋春 吴森豪 崔汝栋 孙喆 杨振东

    汪国威

    三等奖

    优化氮肥施用策略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

    翟可欣 张奕钦 崔俊杰 郑梓萱 邹明美

    俞永祥

    三等奖

    多孔沥青碳材料负载过渡金属电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定

    赵文龙 刘智一 上官惶宾 林静

    王建芝

    三等奖

    金属多酚负载ZIF-8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高悦 廖静雯 段永莹 丁文杰 郭梦雨

    张娟

    三等奖

    利用BSFL肠道微生物菌群减少Neo发酵废弃物生态风险的研究

    谭金花 杨舒颖 成明珠 江志豪 张炳荣

    饶彤 孔海霞

    三等奖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

    项目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硫”光溢彩——以亚磺酸钠盐或秋兰姆为硫源合成烯基硫醚化合物的研究

    杜静 赵世意 常梦然 黄依芸 陈毅

    董志兵

    一等奖

    “目”光如炬—基于新型双层核壳复合材料的液相色谱法用于水体中多重环境污染

    赵露露 赵吉祥 邓圆艺 周昆明

    汤胜

    一等奖

    聚丙烯/氢氧化镁新型绿色环保阻燃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曾书航 杜莹 陈婷 王金铭 吴康

    李智力 何东升

    一等奖

    浮微生氢-微生物辅助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及其聚酯塑料增值回收耦合高效产氢

    张贤拯 曹冰颖 彭榆捷 周凡凡 吴轶凡 张思涵

    杨欢

    一等奖

    净源领航-基于易降解纤维素膜的毒害气体检测系统

    王天怡 金蕾 彭进琦 王雪如 谭畯靖 程颖

    孙琦 王祥礼

    一等奖

    基于载钯催化填料的固定床催化系统及硝基芳烃的连续流还原工艺

    张安琪 毕卓远 李瑛爽

    奚江波

    二等奖

    以亚磺酸钠为硫源构建不对称S-S键和S-SO2键研究

    姜欣怡 熊润 李垚垚 彭兆年

    董志兵

    二等奖

    一眼看穿、一网打尽——荧光聚氨酯薄膜对Hg2+/Hg+,Fe3+离子的识别与分离

    谢萌 王玉叶 戴淑娴 段辉琴 张航旖 吴义博

    程新建

    二等奖

    磷基一动,原位构建磷化物异质结增强析氢研究

    郑炟炜 许德坤 冯洁芳

    刘东

    二等奖

    用于降解抗生素废水的电解锰基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装置设计

    张赫 朱思源 李佳颖 景钰琪 雷勇 彭仕杰

    柯军 关洪亮

    二等奖

    交联改性壳聚糖吸附剂材料对水体中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研究

    付玮 陈鲁豫 王含琪 李菲 高悦 杨经纬

    冯露

    二等奖

    以二乙醇胺衍生物为配体的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王翰杰 文育捷 杜健鹏 刘棋楝 吴星航 周怡然

    陈斯淮 贾丽慧

    二等奖

    “薄膜斥候”——内轴外环探头无损测量薄膜电阻智能系统在医疗设备等生产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王达 王东阳 孙悦萍 李炳锋 周高泽

    秦平力

    二等奖

    板栗皮多酚的组成、生物学活性及其纳米载体研究

    张文 袁圣朝 金鸿儒 汪丽萍 谢鹏程 高江涛

    杨芳 张美

    二等奖

    固体废弃物赤泥中稀土高效提取研究

    李博文 高少轩 王传利

    邓博纳 阮耀阳

    二等奖

    催化活化 PMS 体系降解左旋氧氟沙星研究

    黄义俊 余若颖 牛宇航 林蔓蔓 高嘉盛 董文轩

    周旋

    二等奖

    AI+智能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何杰 段银莹 曹冰颖 余博楠 祝洋 邹博威

    周耀胜 丁子夕

    二等奖

    复骨黑“壳”技——开启干凝胶载体医用辅料新纪元

    刘智一 雷茜丹 邓良浩 甘梓君 赵文龙 盛彤

    冯魏良

    二等奖

    天涯基站-助力长江大保护水域生态智慧监管领航者

    郭晶鑫 李紫宁 黄祎航 周攀 李昊善 赵宏伟

    张哲 喻瑶

    二等奖

    脱氮菌剂——氨氮废水“清道夫”

    田娇阳 陈宇杉 孙喆 赵紫怡 谢淑钰 李晨如

    熊艺 肖春桥

    二等奖

    尾矿基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助力农业“双减”的土壤营养师

    刘洋 章紫玥 沈康 肖旭 刘天睿 李雪钰

    熊艺 肖春桥

    二等奖

    智豆-种管收一体化智能机器人

    李小白 黄斐 李颖 李航 向康

    周耀胜

    二等奖

    智慧视界——基于AI视觉和健康监测的智能助盲领航者

    许可欣 吕子恒 任荣鑫 杨细雨 邱锐 葛昕羽

    周耀胜

    二等奖

    小板栗,大产业——食品科技赋能全板栗综合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袁圣朝 张文 戴淑娴 金海鑫 谢鹏程 雷银培

    杨芳 张美

    二等奖

    洁净专家—智能病菌检测与净化消杀一体化方案

    陈宜伟 王丞辉 李林森 杨梦瑶 王京文 程羿睿

    张昱 张哲

    二等奖

    以甘蔗废渣为碳源的生物质复合电极在锌空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邓良浩 王晨阳 牛吉坤 王鑫茹 杨焕宇 王执豪

    刘通

    三等奖

    只此青滤

    董峰岩 许凯威 付希悦 张曦宇 杨宇然 向银

    曾婷 袁军

    三等奖

    溶磷菌改性生物炭负载磁性Fe3O4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研究

    章紫玥 田娇阳 陈宇杉 刘洋 沈康 陈静

    肖春桥

    三等奖

    牧水清源——畜牧废水净化新篇章

    牛贝贝 李文隽 任俊兴 廖曼城

    王建芝

    三等奖

    简化四氢异喹啉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高艺 张文茺 段银莹 赵俊涛 邵珉祺 王俊融

    郭举

    三等奖

    膜法滤水—基于氟树脂聚合膜和撞击流技术设计的“水处理专家”

    杜健鹏 刘棋楝 文育捷 周怡然 吴星航

    曾婷 袁军

    三等奖

    “碳尽其用”—CO2 温和制备新型耐火建筑保温材料

    陈恒君 唐望舒 张若蕾 张雅淇 李勤 郭阳

    史利娟 易群

    三等奖

    恩康爱宠——高效抑菌绿色环保的宠物洗护产品领航者

    袁航 张梦含 汪明钰 汪金雯 邓知繁

    刘慧

    三等奖

    沧江分离,碧水智护——致力于废水处理的油水分离装置

    汪丽萍 陈晴 龚江荣 徐妍 高江涛 陈冠生

    杨浩

    三等奖

    “新”动常在—还原废水最真实的美貌

    周真贞 王宇珂 刘昕力 陈欣妍 王静宜 王珺同

    张云飞 刘辉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