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竞婧 沈晓希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红马甲”,他们聚焦公共服务、公益机构、定点社区、校内需求等四个维度,融入到科技科普、政策宣传、地铁维序、义务献血、爱卫环保、慰问“五老”、校园防疫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擦亮“红齿轮”志愿服务品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红齿轮”的故事。
“齿轮”虽小,环环相扣却迸发出强大能量。志愿者一环转动,在志愿服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青春熠熠闪光;志愿事迹一环转动,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让“红齿轮”精神“志愿接力”一棒一棒往下传;校院一环转动,一同见证“红齿轮”志愿精神的赓续传承,见证志愿服务意识在学子心中深深扎根。三者一环扣一环,实现“红齿轮”精神的代代传承。
“红齿轮”的“农产品出山路”和“知识进山路”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了“红齿轮”的“农产品出山路”和“知识进山路”。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了解到宜昌存在大量农产品滞销的难题后,“红齿轮”志愿者张靖宇立即协同科创中心团队开展抗疫助农公益活动,整合科技创新团队资源,开展线上销售,最终成功帮助宜昌秭归县销售2万余斤脐橙。“以助农为驱动,我们搭建了一条成熟的电商销售链条,助力电商扶贫,更助力自身成长。”
同样是疫情期间,“红齿轮”志愿者们主动开展一对一线上支教,擦亮山区学生“可能”的教育窗。“因为想把这件事情进行到底,想看着我的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给他一片家乡之外的广阔天空。”疫情结束后,志愿者们仍继续保持着线上支教。一根网线让志愿者了解到之前难以接触的山区生活。“我的学生需要走半个小时山路到村委会,才有能上课的顺畅网络,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见到他的困难和努力,我才更珍惜当下的学习条件。”志愿者在支教中支“心”,教知识学人生,在教与学的成长中感受爱与希望、毅力与坚韧。
在磨砺中收获,在劳动中淬炼,在奉献中成长,从责任心到归属感,从同理心到表达力,从思维力到行动力,志愿服务不止奉献,更在获得。有志愿者在“红齿轮”学到奉献精神与豁达人生态度:“回看三年的志愿经历,我发现自己变得不计较了,不再计较付出会有什么回报,不再计较曾经经历过的挫折,也不再计较眼前的得失。”也有志愿者将“红齿轮”视为大学四年推动前进和改变的契机:“因为要进行科技展演,我开始进入实验室接触科技创新;因为要开展理论宣讲,我开始接触演讲加入主持队;因为长期去敬老院陪伴老人,我越来越了解老人的想法与思虑,慢慢的缓和着因叛逆期形成的淡漠亲情关系。因为红齿轮,我变得越来越好了。”
传好接力棒志愿精神不断线
“红齿轮”志愿服务队在奉献中传好接力棒,在服务中扩大影响力,不断吸引志愿服务对象加入传承。只要把“奉献”内化于心,发现身边感动,把感动化为行动,用行动带来感动,不管走到哪里,“红齿轮”精神都能带动更多人。
2019年6月,“红齿轮”志愿者章王子涵志愿参与人体器官捐献,正式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一名志愿登记者,在她的影响下,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明显提升,至今已有9位“红齿轮”志愿者自愿登记在册。同时,她在2020年志愿“认领”了来自新疆的妹妹萨娜,每月从生活费中分出500元,对萨娜进行定期资助,在新疆留下“红齿轮姐姐”的奉献足迹。
“沈老师,我来找您报到了!”2022级志愿者小刘是“科创志愿行”机器人展演的第一任观众,也是“红齿轮”精神的接力传承者。2021年7月,“红齿轮”志愿队前往鄂州市开展机器人展演及操作体验活动,也是从这一天,小刘开始将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视作高考目标。高三之前,小刘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口中的“差生”,“让我丧失学习动力的是所有人的‘默认’,默认排名在后的我不会有好前程,默认我会一直差下去。”“红齿轮”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沈晓希在听到小刘关于“差生”的自我描述后激励他:“未来一年,有星星会坠落也有黑马会出现,我相信你是后者,自信起来,行动起来,成功一定属于你。” “红齿轮”机器人展演活动带给小刘的不仅是机电专业的学习方向,更是希望和动力。小刘在成为新生的第一天就主动穿上齿轮红马甲,帮助新同学办理入学手续及搬运行李,在服务奉献中感受薪火相传的力量。
“志愿接力”一棒一棒往下传,“红齿轮”志愿精神将在校园、在社会落地生根。事实证明,只要前后相续、接力奋斗,“红齿轮”精神就不会断线,前进力量就不会枯竭。
五年坚持“齿轮”聚力志愿同行
“‘红齿轮’志愿队要用一点微光尽可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要用接续奋斗书写新时代的奉献与无私,要服务更多人也吸引更多人加入。”“红齿轮”志愿服务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五年坚持,“红齿轮”志愿服务队走过76个乡村山路,脚踩泥土,用真情点亮乡村振兴路上的志愿之光。800余次志愿服务,9个定点服务社区,3个对接地铁站,700余名齿轮志愿者,上万位志愿服务对象,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0000小时,“红齿轮”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奉献精神,以责任担当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五年坚持,在村镇、在学校、在城市,从义务支教、理论宣讲到实践调研、科普展演,从心理辅导、大型赛会到学业帮扶、文明劝导,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到疫情防控、抗洪抢险,随处可见齿轮青年们忙碌的身影,到处都有青春的志愿红在涌动。
五年坚持,“‘科创志愿行’机器人展演”、“‘红色之音’理论宣讲”、“‘微光大爱’五老慰问”、“‘无畏逆行’我在抗疫一线”、“‘萌新报到’以心迎新”……“红齿轮”志愿队以服务促发展,期间衍生了不少特色志愿活动,先后被湖北高校思政网、湖北日报、网易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在全校持续掀起志愿服务精神热潮。
曾经只有十个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如今已成为学校“学雷锋”活动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昔日仅仅立足校园的志愿小队,今天已面向全国各地开展服务活动。“红齿轮”志愿服务队书写的是光荣、是使命,更是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追求和热爱。齿轮聚心,团结所有机电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挑时代重担、恪守责任担当;齿轮聚力,号召所有机电学子矢志践行初心,投身社会实践,走进基层一线;齿轮聚智,引导所有机电学子在志愿服务中丰富人生阅历,加强自身涵养,夯实专业基础。
“红齿轮”志愿服务队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让有爱者有力,让奉献者发光。未来,未必光芒万丈,但一定始终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