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学校离休干部陈金平、吴应林、胡礼清三位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陈金平:我不准备回来了,再看一眼祖国吧
“作为打头阵部队,我们在进入朝鲜前经过了非常紧张的武装训练和思想准备。当时大家都非常明白我们的敌人是谁,每一个人都写了决心书,甚至是血书。”
1949年6月,陈金平于武汉参军,任炮兵第一师22团任班长,1950年10月至1955年1月,陈金平参加抗美援朝,在朝期间荣立三次三等功。
谈起自己进入朝鲜的记忆,纵然过去了七十余年,陈老也依旧记忆犹新。在那样的时刻,所有人都选择勇往直前,在部队里,陈老被每一个人感动,也被每一个人鼓舞,热血与坚定在他的身体里沸腾。他回忆道:“大家都怀着一个信念:刚取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一定不能丢失了!不能让侵略者再踏上我们的国土。”说起这段话,陈老不再像一位华发丛生的老人,而是全身都在散发着英气的青春少年郎。似乎七十年的岁月突然在他身上消失了,他仿佛还穿着戎装,手持武器随时可以奔赴战场。
作为首批进入朝鲜的军队,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七十年前的鸭绿江边,陈老永远记得一位战友的话,“同志们,到中线了,再往前一步咱们就出国了,大家都回头,再看一眼祖国吧!”话音一落,整个部队没有一丁点儿声音,大家齐刷刷地回过头去。陈老回忆说,实际上当时天已经黑了,回头也什么都看不见了,可大家都好像看得见很多东西一样。岁月的齿轮滚过七十年,华夏大地早已换了新的面貌,当初年轻力盛的士兵都已至耄耋,可陈老始终清晰地记得当时那种心情。
“我不准备回来了,再看一眼吧,要保家卫国,绝不能让敌人再到我们国土来。”“再看一眼祖国吧!”简单的七个字背后,无论是对即将离开故土的不舍,还是对家人亲友的牵挂,或是视死如归的决心,都汇聚在一起形成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听到这样的歌声,陈老激动地挺直了腰板:“我们部队在鸭绿江边整装待发,看到美国的飞机越过来炸我们,我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只有向前冲的激昂士气。”
在陈老质朴的话语中,这一场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跃然眼前,七十年前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仿若还回响在耳边,陈老始终保持着战士本色。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他的身体,可他一颗保家卫国冲锋在前的赤诚之心,永远闪闪发光。
胡礼清:向前冲,别怕流血
“我们就一个很简单的思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1951年3月21日,是胡礼清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日子——那是他跟随部队进入朝鲜的第一天,七十年光阴飞逝,可在朝鲜的那些画面仍旧历历在目。
“为了躲避美军的飞机大炮,我们只能晚上行动白天休息。零下30℃的大冷天,全都是成片的雪,我们连续行军了18天。美国飞机在天上不断地低飞,又怕敌人轰炸房子,我们只能躲在山沟里面休息。”谈起这些经历,胡老面上一派云淡风轻。他笑着说道:“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不觉得苦。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我们没有工资,甚至有时候能不能吃饱饭都成问题;我们也从来不想荣誉,就一把炒面、一口雪,不分官兵不讲职位大小,每个人都只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志愿军。”那个环境下的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每一位战士都坚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用他们的身躯筑起保家卫国的城墙。
在被问及明知道要面对一场敌我悬殊较大的战争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的时候,胡老显得十分激动:“哪有什么前后方啊,那个时候我们太落后了,美国人的飞机满天飞,人家是飞机在指挥炮弹,我们装备差,物资供给能力也不行,所以生命危险就是时刻存在的,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每天都有身边的战友倒在战场上。”数十万英雄的热血洒在战场上,数十万英烈的军功章躺在那里,抗美援朝的胜利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奇迹。“当时敌我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能赢啊?为什么能战胜美国人啊?就是一股‘我要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部队精神,所有人打起仗都往前冲。”胡老说起这些,语气慷慨激昂,浓烈的爱国情从他的话语中流泻出来,他不言苦、不言惧,一往无前的气概即使时至今日也仍旧未变。
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这样特殊的日子,胡礼清被授予纪念奖章,谈及此,情绪高昂的胡老顿了顿,心情略显复杂。“这个奖章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我这个人一辈子最高的荣誉啦,我这一辈子值了。但是,这块奖章也是那197653名英烈的,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是他们,我才能从朝鲜活着回来,是他们,我们祖国才能有今天这繁荣昌盛的盛况。”说起这些的时候,他一直保持的军人的刚毅里才显露出些许柔软。其实并非不苦不累不惧不畏,只是太多英雄儿女把生死抛在身后。“要见荣誉就躲,逢困难就上,别人不愿去做的工作我就要抢先去做,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些英烈们。要好好学习,继承抗美援朝精神,更加要弘扬这种精神。听党话、跟党走,特别是在当今这种国际形势下,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当初提出两个一百年建设,第一个一百年建设即将完成,第二个一百年就需你们去加油去奋斗,在这当中就要弘扬好抗美援朝精神,要爱党爱国爱人民、不怕流血牺牲,更好完成第二个一百年计划,为其奋斗,你们要努力做好接班人!”
七十年足够改变太多,当年英姿勃发的战士也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但那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雄气概深深刻在了胡老的生命之中。谈起抗美援朝,他还是那样神采奕奕,慷慨激昂,展现着“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精神。七十年,神州巨变,巨龙腾飞,中国已然强大,但每个当年的战士,大抵都如胡老一般,依旧保持一腔爱国、报国的赤子热忱,只要一声令下,他们依旧愿意一往无前,保家卫国。
吴应林:我要上战场
“我们有着战胜美军的必然决心,把冬季练兵搞好了,以后什么困难都挡不住我们了!”1957年,时年19岁的吴应林参军,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军官,开始为保家卫国战斗。回忆起70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季,“招兵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大家都穿上了棉袄。我们当时在新兵连发的是旧军裝,是老兵穿过的,但洗得很干净,我们从老家四川棉阳火车站,乘车经过七天七夜到达了丹东火车站,然后在那里停了两夜一天,每个新兵都被发了一件皮大衣和一双毛头鞋,然后等待联合国物资检查。我们是半夜两点多过鸭绿江的,我们的车箱、大门和窗户都绑的高梁米,这样过的检查站。”还似崭新的记忆,道出了平凡而令人难忘的出征夜。
当时作为一名新兵,直接来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战场面对强大的美军,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在第一线进行的训练,使得吴老心中“我要上战场”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当时朝鲜的天气已经零下二三十度,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军事训练——学打枪、投手溜弹、站岗、滑雪以及学习朝鲜人民的生活习惯。当时听老兵们说,冬季练兵是一年最关键的蓄兵时机,把冬季练兵搞好了,以后什么困难都挡不住我们了!美国人最怕夜战,因为他们的眼睛到了晚上就看不清了,到他跟前他也不知道!”吴老简单的言语间展现了如当年那般战胜美军的信心。
“那时的我们在接受训练的一年过程中,一直看着朝鲜战争残酷的场面,当时的朝鲜,首都设有一栋高楼,其余全是平房。铁路两边道处看到横七竖八的铁轧,公路两道处可以看到报废汽车的大部件和大炮残核……满目的残骸,我们心中的信念又坚定了许多。” 对于每一个上过战场的人来说,埋藏在心底最渴望的应该是一份和平 。吴老回忆起战时的朝鲜以及朝鲜人民的生活状态,陷入了沉思。为了换取更长久与稳定的和平,志愿军英雄们唯一选择就是更加英勇作战及早结束这场战斗。 回忆起那段慷慨激昂的峥嵘岁月,吴老总是无比动容。那是属于他的记忆,从那个年代一路走来,看着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国家发展,再回忆起那段记忆时,只盼望着后代能够越来越好,延续今日的美好生活。他诉说的那份信念和信心值得每一个人珍存!
岁月长逝,沧海桑田。当年的山河破碎已国泰民安,当年的硝烟弥漫已云白天蓝。七十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们安享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们决不能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的冒死前行、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纪念抗美援朝作战出征70周年,那段珍贵的历史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字:贺星宇 倪玉蝶 彭卓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