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线聚焦 - 正文

    点赞:“E+”教学团队

    资料来源:外语院 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5-03-10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张媛媛

    “英语+其它专业”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E+”模式)于2005年开始酝酿,2006年正式提出并组织实施, 2009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3年荣获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E+”模式这一粒小小种子的生根、发芽、壮大,源自于一支执着坚定、勇于奋进的团队——“E+”双专业一体化教学团队。

    目前,该团队由外语学院、法商学院、管理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个学院7个专业的相关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秉承“追求卓越,共创辉煌(working together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理念和“共建共享,开拓开放”的思路,数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最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科学论证 达成共识

    “E+”模式的基本设计是“两个专业、一个培养方案、两个学位”,达到“强外语、提素质、懂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定位于培养一批既通英语,又懂另一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此模式从论证到实施,再论证到再实施到逐步完善,“E+”团队花了整整十年。

    从2005年至今,在校领导、教务处、外语学院和相关学院的协同努力下,王存文校长亲任“E+”实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外语学院两届三任领导班子李琼、彭石玉院长精心谋划、亲力亲为,“E+”团队负责人韩高军教授的强势引领,“E+”团队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团队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广州、深圳、宁波以及武汉等各地涉外企业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以新生见面会、在校生座谈会、毕业生调查、学生书面意见反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反馈信息;先后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及省内各高校考察取经,学习同行做法。在以上调研基础上,多次组织相关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共同研讨、修改培养方案。各双专业培养方案历经5次修订,日臻完善。

    十年探索 携手共进

    “E+”模式是跨学院、跨学科的团队,是一场“校无前例”的改革。在这场改革的起始,“E+”团队面临着一系列的全新的问题: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如何实现专业的深层融合、如何实现跨学院课程的协调和合作、如何保证生源质量和培养效果等。 经过多年探索和反复尝试,在“E+”团队推动和努力下,已逐渐形成、完善并实行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机制,包括“校领导挂帅,教务处协调,外语学院牵头,各学院协作”的协同运行机制;生源“选拔制”,确保报名人数不断上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培养 “双导师制”; “设置合理、学习量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英语学习“学专业”,专业学习“用英语”;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4321”实践教学体系等。经过努力,“E+”团队建设了一系列课程、项目、教材和实践教学资源,凝练了一批教育教学研究理论成果,团队成员得到提升和进步。

    初心不改 培育人才

    既然这么漫长和艰辛,为什么要改革? “E+”团队成员们会异口同声地说: 改革是为了给学生“找出路,想办法,谋发展”。正是这一份朴素的“给学生找出路”的初心,让团队成员们有着永不懈怠的动力。

    团队成员热爱本科教学,关心学生成长, 每一位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锲而不舍、分工明确地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发挥自己的正能量。积极开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研究,编制新的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各类实习和毕业论文形式。广邀中外专家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立项,提高他们自主科学研究的能力。担任了班主任或学业导师,从选拔到培养到毕业,全程跟踪和陪伴,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和就业指导。

    “E+”团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迎来了一届又一届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家长放心的高素质人才。今后,“E+”团队将继续“执着信仰,大力奔跑”,进一步开拓项目办学思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创新;进一步培养、引进、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师资,开拓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开拓相关专业内涵和专业设置,推动国内高校在复合型专业设置方面的进步;进一步加大“E+”项目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辐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