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奉传道授业为天职,以解疑答惑为本业。如朝露,润育晨禾;似春风,暖撒人间。“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他们是我们口中的蜡烛、他们是我们口中的春蚕,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赤诚一片。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导师——姚槐应教授,感恩您的悉心教导!
厚谊常存,深恩永志。还记得那是一个午后,房间里的我正因为考研调剂的事而焦头烂额,这时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这片苦闷。您说您还有招生名额,问我是否有意愿。这让当时还在黑暗中摸索的我看到了光亮,正是这通雪中送炭的电话,开启了我和您的师生情分。后来面试时间改动,您又亲自打电话通知我,您作为院长,在那么繁忙的工作中还能如此细心地关照到我,虽是一件小事,却足以体现您以学生为本的优秀品格,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这样优秀的老师做出成绩。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您对科研的态度是严谨而纯粹的。在研一时,您告诉我们要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多看文献,多进实验室学习实验技能。您常常告诫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科研人,科学研究凭的是兴趣和热情,没有兴趣只有教条式引导毫无意义。您强调科学的真谛在于积极的探索与钻研,出色的想法与智慧来自于灵感的指引,不要为了发文章拿奖学金去做科研,而是因为热爱,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您要求严谨纯粹的同时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给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在选题的时候,您与我们沟通多次,最后结合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为每个人选择了合适的课题。您鼓励我们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自己,做有挑战的事。在这些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曾经对科研懵懵懂懂的我也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和目标。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作为一名优秀的导师,您对学生的态度是和蔼而亲切的。您关心学生科研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您时常在午饭后带着大家在学校里散步,还会教我减肥的方法。还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您问我住的怎么样、适不适应,这让初来的我倍感温暖。您问我室友是谁,刚开学和室友还不太熟悉的我一时语塞,随后您说出了我室友的名字,您的细心和对学生的关注都让人心生敬佩。您怕我们不好好吃饭,每个月会给我们餐饮补贴,周五的晚上您会特意过来嘱咐大家周末也要好好吃早餐。但是您对自己的饮食却不那么在意,您时常因为忙工作而错过了食堂的用餐时间,只是吃点白饭小菜。您优秀到令人敬而重之,又亲切到对学生关怀备至,同时作风朴素到令学生羞愧。
您是我研途生活中最重要的领路人。您悉心指导,用自己的知识为我们指点迷津;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您严于律己,为我们树立榜样。也许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一定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未来的科研道路还很长,但是有您的指引,纵使前路荆棘满布,我也会勇往直前。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您那高尚的品德与严谨的态度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您对我的鼓励和督促会时常在耳边回响,您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我将铭记于心。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骄傲,希望未来的我也是您的骄傲。
【导师简介】姚槐应,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被聘为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担任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工作期间先后到英国James Hutton研究所、阿伯丁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地进修访问5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等国内外相关领域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累计被SCI引用4000余次。2008年获得首届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担任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Plantand Soil,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期刊的编委或编辑,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
【作者简介】杨芷涵,中共党员,2020级环生2班硕士研究生,曾任2020级环生2班团支书。曾获得2021年五四优秀共青团员、五四优秀共青团干、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并于2021年10月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热心科研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力争做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