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年09月11日 14:28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王忠)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文件,我校王存文教授主持(成果完成人:王存文、韩高军、张媛媛、彭石玉、凃朝莲、王婉华、杜朝明、李琼)的项目“‘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办学四十多年来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是党和国家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本次获奖的项目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获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本次评奖是依据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教学成果奖条例》,首次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类进行分类评审,其中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比往届的评奖数量有所减少。本次评奖中,湖北省属高校中仅有三所高校(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2006年起实施,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立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基本设计是“两个专业、一个培养方案、两个学位”,以达到“强外语、提素质、懂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2006年以来,先后开设了“英语+法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软件工程”、“英语+会计学”(国际会计)五个双专业,2014年拟增设“英语+材料化学”双专业。“E+”项目现有在校生529名,已毕业五届学生共318名。在“E+”模式带动下,校内又先后开办了法商(国际贸易+法学)双专业、软件工程“3E”实验班、会计学(ACCA方向)、英语(日语)双语特色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E+”项目较好地实现了双专业一体化“1+1>2”的人才培养效果,毕业生普遍发展较好,受到用人单位和国内外研究生院的欢迎。 “E+”班全国英语专业四级总体通过率、毕业率、学位率、考研率均高于全国或全校平均水平。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也很突出,呈现出“三多”:优良学风班多,学生干部多,各类获奖多。先后涌现出了“湖北省先进班集体”1个,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优秀个人1个,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代表1人,湖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名,校优良学风班12个,学生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奖项50余人次。截至目前,已有71名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考研升学率达到22.3%。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好于相应的单一专业学生,多名学生进入三星、必胜客、阿联酋航空、伟达(中国)、中国建设银行、百度、东风、神龙、中化、中建、中铁、金山软件、联化科技、福耀玻璃、人福医药等知名外企、国企和上市公司就职。

开办以来,“E+”项目受到学生、家长、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团队成员先后在第四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湖北省高教工作会议、首届中国外语战略论坛、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年会、武汉地区“南湖十校联盟”专业建设与发展论坛等作大会发言或改革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湖北电视台、搜狐教育等媒体曾专题报道“E+”模式。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韩国驻汉总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专程来洽谈合作,省内外30余所高校先后慕名来学习取经。

上一条:我校举行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下一条:我校举行2014级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报告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