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受学校邀请,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博士生导师潘海华教授来校访问,外语学院院长彭石玉代表学校对潘教授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
欢迎仪式后,潘教授作了题为《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术讲座。
潘海华教授谈到在众多语言学家的努力下,生成语法经过了转换语法--生成语法--标准理论-- 扩充的标准理论--管约论--原则与参数理论--最简方案等不同阶段的改进,日趋成熟。生成语法注重对语法结构和规则的精细描写,是一种不同于规定性语法的描写性语法。他用转写规则和递归性原则说明语法的本质是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他还介绍了在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建立的句法模型。
潘教授的语言平实而生动,对生成语法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外语学院的师生们初步领略了生成语法的解释力和魅力,让大家受益匪浅。
潘海华教授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博士生导师,语言与认知研究实验室主任,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及兼职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及湖南大学语言学系客座教授,社科院语言所社科创新工程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语言学文选》、《Language Research》(韩国,2002-2004)编委,以及《外国语》、《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Journal of Linguis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Lingua》、《Linguistics》、《 Linguistic Inquiry》、《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Syntax》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匿名评委。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执行理事,2005年8月至2010年9月任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任香港语言学会会长。2010年获选为王宽诚基金会学术讲座学者,2011年受聘为法国国家研究局Blanc国际研究计划的特邀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