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香港城市大学Jonathan Webster教授来我校作校庆学术报告

2012年05月10日 11:33  点击:[]

5月4日,香港城市大学Jonathan Webster教授应武汉工程大学校庆学术活动组和外语学院院长彭石玉教授的邀请,在文科楼315室作了题为“The Language of Presidents: studies in texture and architecture”(总统的语言:篇章组织与宏观组织的研究)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处副处长陈明芳博士主持。

Webster教授首先介绍了韩礼德中心研发的将文本研究视图化的软件Tagger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尼克松、奥巴马两位总统以及胡锦涛主席演讲中的词汇语法使用,总结语篇连贯及其对语篇整体意义建构的作用。他将尼克松的第二次就职演说和辞职演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词语重复、第一人称单、复数、体现逻辑语义关系“详述”(elaboration)和“扩展”(extension)的连接词的使用以及“词云”(word cloud)各有自己的特点,一些特定词语的使用频率可以凸显语篇所表达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语篇使用者的态度和语篇目的。

Webster教授还比较了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演说以及就职演说,就职演说中凸显的是平行结构(parataxis),而竞选成功演说中凸显的是典型的从属结构(hypotaxis),不同语类目标决定了语言使用者对于段落结构的选择。此外,Webster教授还将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期间所做的两次演讲与奥巴马的欢迎词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也展现出不同的第一人称单复数、时态、情态动词的使用。

Webster教授的本项研究采用了视觉语义学(visual semantics)的理论框架,描述视觉与语义界面,揭示语篇如何在超越小句的层面上构建意义。视觉和语义理论将我们对语篇的关注点从词汇语法转移到“篇章组织”(texture)和“宏观组织”(architecture)上来。聆听讲座的师生对这一新颖的研究视角和现代语言研究技术的应用颇感兴趣,受益匪浅。

Jonathan Webster教授简介:

Webster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学汉语、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韩礼德语言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主任,是一位在国际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曾经出版《语篇语言学》等专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学术期刊language and Human Sciences以及《韩礼德文集》等20多部文集。研究兴趣为语篇分析、篇章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翻译研究。近年来,Webster教授结合修辞结构理论(RST)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将语言学理论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探索视觉与语义之间的互动关联,在国际多模态话语研究和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上一条:校长助理吴锋率队赴广水、随州开展2012年招生宣传 下一条:2012年全国化工高校后勤研究会武汉会议预备会在我校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