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应外语学院、研究生处和科技处的邀请,西南大学杨炳钧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储泽祥教授来我校讲学。外语学院师生及其它学院语言学研究爱好者100余人到会听讲。 杨炳钧教授是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美功能语法学会会员及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会员。杨炳钧教授在国际著名刊物Language Sciences和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上发表的论文被SSCI和A&HCI收录。在外语学院彭石玉院长的主持下,杨教授以“科研视野、方法与技巧”为题,从科研视野、科研过程、科研细节、网上资源的利用、书籍的有效使用、实际经验等六个方面对语言研究问题进行了论证。杨教授通过实例强调了哲学思想、经典著作对于语言研究的帮助,指出行文的规范性、文献的充分性以及论述的适当性等细节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影响,他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我校图书馆资源为例,提供了从事人文社科研究资源查找的许多捷径。讲座结束后,研究生处副处长陈明芳博士以practical, helpful and highly informative为主线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讲座既有宏观的理论指导,又有微观的实际操作,我校师生受益匪浅。
储泽祥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和汉语语用学。现任国际双语学会理事,湖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法与语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上发表论文12篇。在外语学院张媛媛副院长的主持下,储教授以“限定性同指关系、指称意图与语言形式的选择”为题,围绕“我人还在这儿呢”的语言现象,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进行详尽的分析,充分展示了汉语研究的魅力。
本次讲座是外语学院“学术二人行”活动的语言学专场,对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学术兴趣、推动学术研究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