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徐丰)4月29日下午,我校的优秀校友(2002届毕业生)——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波博士应邀回母校,在流芳校区4202教室为有关专业的师生们做了题为“大跨度桥梁检测及减振技术”的学术报告。
王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其主持研发的基于连通器原理的高精度桥梁竖向位移测试系统、超长斜拉索新型杠杆质量阻尼减振技术、桥梁大吨位粘滞阻尼器抗震装备、国内首台“探索者”斜拉索检测机器人以及这些发明创在实际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王博士的报告深入浅出,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了其发明创造中深奥复杂的科学原理,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报告中,王博士不仅介绍了桥梁科学技术的前沿,还穿插地讲了一些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他以他的切身体会,讲述了如何从一名非211、985院校的毕业生成长成为一名知名专业人士,这给母校的学子们增添了无穷的自信。参加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王博士的报告十分精彩,希望他定期回校为大家传经送宝。
报告人简介:
王波,1980年7月出生,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所所长。2002年6月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10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工作期间于2013年6月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最美青工”获得者,“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首批培养人、武汉市第十三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桥梁结构振动控制及检测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研发了“高精度桥梁竖向位移测试系统”、“超长斜拉索新型杠杆质量阻尼减振技术”、“桥梁大吨位粘滞阻尼器抗震装备”及国内首台“探索者”斜拉索检测机器人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获得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多座大跨度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