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琼 周俊 王红梅 卢凌燕 程然)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我校法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学院举行了2013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内审和预答辩工作。
3月16日、17日法商学院2013级58名研究生在西北区2号楼进行了预答辩,学院共组织35名硕士生导师分成五组,对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毕业论文进行了评审。
3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32名拟毕业研究生分三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专家2—4人。
3月25日-28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共组织20名专家,对2013级18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内审工作,有4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没达到要求未通过此次内审,学院取消了该4名同学的校级盲审资格,并延期答辩。
4月8日-11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组织12名专家,分成三组对2013级55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内审工作,对于少部分论文质量没达到要求、未通过内审的同学,学院建议其推迟答辩。
预答辩程序与正式答辩程序基本相同,研究生通过对选题意义和目的,逻辑与框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等进行陈述,参评专家进校评审,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由于预答辩不做结论性评判,参评专家可以畅所欲言,多角度多层面提出修改建议,能帮助研究生对找准问题所在,有效协助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关。
学位论文内审和预答辩是我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继学位论文双盲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举措之后进行的新探索,是将质量监控重心前移,对传统学位论文答辩方式进行补充和修正,能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