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一线聚焦 >> 正文

【校友风采】熊锐:蓄力一纪守初心,匠心筑基向未来

2022年10月12日 09:35 校友处 点击:[]

熊锐,武汉工程大学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目前任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工会主席、纪检委员。曾获评中国建筑优秀项目总工程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百名青年才俊”,中建海峡“海峡之星”等,个人获得国家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主参编地方标准/团体标准3部,省级工法2部。

古人云“蓄力一纪,可以远矣”。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2个年头,恰逢母校建校50周年。12年,中国传统的一个生肖轮回。弹指一挥间,感慨万千。回想这十二载春秋,有喜悦,有悲伤,有挫折,有成长,有热血,有豪情。从初出茅庐的项目部施工员到分公司总工程师,不求一飞冲天的华丽,只求立足岗位的脚踏实地。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正是大学时期所学到的知识素养和母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塑造了我的人生底色。在斗志昂扬的岁月里,在乐此不疲的奔忙中,母校对我的影响,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在身体中流淌、奔腾,成就着我事业的底色。“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今天,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多年来,恩师的谆谆教诲也一直鼓舞着我砥砺前行,不敢懈怠。

意识要新,脚踏实地,争当砥砺奋进的“有志者”

2010年毕业后,我入职中建海峡,远离家乡来到山东,成为一名项目部施工员。在施工一线,臻于至善、精于建造的一线“工匠”们以匠心践初心,从一纸蓝图到建筑拔地而起,用妙至豪巅的精度,树立起建筑行业品质的高度。从那时起,工匠精神便深深扎根在我心中。

2013年初,从山东转战福建福州,先后任项目质量总监、技术负责人。拼搏的路上,方法总比困难多,秉承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作态度,我扎根施工一线。2016年,我调入公司总部,在公司层面系统全面的学习各项管理。2018年,为响应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我义无反顾远征上海,全面负责华东分公司科技质量系统管理工作。

力量要新,锐意进取,争做的创新增效“先行者”

质量管理助力品质提升,科技创新赋能降本增效。2019年,我成立“科技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室”。探索永不止步,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围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质量提升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积极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

我带领团队基于新技术项目平台,着力攻坚现场技术难题。攻坚超高层项目技术难题,在杭州市滨江顺利完成公司在省外首个200m高的超高层建筑建造。全力打造质量创优、科技创新的标杆项目—装配式钢构住宅项目、立项了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形成成套“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 GIIH 建造体系”、承办了2021年中国装配式钢结构项目参观考察观摩会和浙江区域企业观摩会等7场次。目前,依托工程局首个超低能耗建筑,开展基于“双碳”背景的绿色建造以及超低能耗建造施工技术的研究,为公司不断积累前沿的技术经验。

2021年,我的工作室被命名为中建海峡第五批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兵马要新,桃李不言,培养科技创效的“主力军”

初心不忘,方得始终。为充分营造“科技创效、质量创优”的文化氛围,我萌生打造工程师文化品牌的想法。把坚守生命安全和质量底线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我和我的工作室的精打细磨,最终,以“匠心、务实、严谨、卓越”为品牌理念的工程师文化孕育而生。未来,我也会不断将创新精神与弘扬工程师文化两者结合起来,更高效的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

近几年,我带领我的团队在科技、人才、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效,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1项,浙江、江苏等地市级优质工程5项、示范工程1项,市级以上QC成果29项,立项省住建厅课题2项、国家专利32项,省级工法7篇,主参编地方标准/团体标准3部,发表论文15篇,大力推广新技术及双优化做法在项目落地实施,应用效果显著。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躬耕前行,创新不止。站在新的起点,我将心怀梦想,不惧挑战,调整姿态,重新出发,用奔跑积聚力量,用奋斗书写青春,意气风发携手创造新的辉煌!

上一条:【服务地方】杨芳:察农助企深挖科研选题 粒“栗”皆珍产学研融合之果 下一条:【服务地方】彭永利:从武汉工程大学走出来的“优秀科技副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