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2021年10月01日 00:28 化工与制药学院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孙向丽 李哲伦)9月29日上午,应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工与制药学院诚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教授莅临我校作题为“智能分子工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长王存文主持。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汤亚杰教授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领导参加了报告会。化工与制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四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0I7A2658

0I7A2681

学术报告正式开始前,校长王存文代表学校为彭院士颁发武汉工程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邀请彭院士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指导。

0I7A2762

彭院士从国际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出发,围绕分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性地阐释了智能分子工程的内涵,介绍了智能材料和智能分子设计在精准医疗、电子信息、新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机遇和发展趋势。彭院士以染料型智能分子为例,指出其关键科学问题是染料激发态释能过程的调控,并对染料分子智能化的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强调,染料分子智能化在耐候性信息打印材料、肿瘤靶向的荧光成像染料、癌症光/声动治疗染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彭院士还介绍了智能分子工程与产业发展。他提到,多嵌段聚合橡胶改性材料、耐高温芳杂环双马树脂及其先进复合材料、耐高温分子材料、智能膜材料等其他智能化学产品的关键技术瓶颈正在逐渐突破,其中多种材料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国际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分子功能的智能化是总趋势。彭院士的报告带领我校师生领略了科学之美、科学之能、科学之力,既充分呈现了智能分子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又传递了其个人学术思想,更倡导了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

0I7A2659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此次报告加强了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了师生的科学视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并深受鼓舞,表示将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科学研究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国家乃至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审稿 王雪梅)

彭孝军院士简介

彭孝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化学工程与技术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高端化学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日用化学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为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的定量获取提供了新方法,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已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成为彩色喷墨打印耗材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中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发表论文35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0余项、ISO国际标准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4项省部级一等奖/特等奖。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相关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上一条:联合学习 互帮互促 下一条:湖北高校化学化工学科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共话化工学科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