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廖奇)9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傅贵教授应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邀请,作题为《我国安全工作方法的发展方向讨论》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周芳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作为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4Model提出人和Top期刊Safety Science副主编,傅贵教授在事故致因理论和行为安全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傅贵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安全领域的三大专业组织(AIHS、INSHPO、ENSHPO)并剖析了西方职业安全健康(OHS)专业化进程。通过对国际标准文件如INSHO知识库和OHS BoK知识库的批判性分析,他指出西方体系存在“安全与健康割裂”、“知识模块逻辑性不足”、“事故致因理论未覆盖健康风险”等结构性缺陷。他强调,中国需立足国情探索安全工作方法发展新路径,而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傅贵教授深入梳理了我国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指出当前存在术语体系繁杂、理论指导缺位等突出问题,他列举了“隐患”、“危险源”、“风险源”等9类核心概念的交叉重叠现象,以及安全文化概念混乱、事故定义缺失等现实困境,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安全工作的科学发展。
针对我国未来安全工作的发展路径,傅贵教授提出构建中国自主安全知识体系的方向:一是回归到安全的本质,明确搞安全就是预防事故;二是统一基本概念,特别是对事故的明确定义,以简化安全语言体系;三是加强安全理论自主创新,开发和运用适合中国的事故致因模型。他呼吁学界跳出西方框架束缚,以事故预防为统一逻辑,推动安全治理从“经验应对”向“科学治理”跨越。
报告结束后,傅贵教授与学院师生就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与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如何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周芳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为安全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学院将持续推进安全科学的本土化创新研究。(审稿 江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