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唯 热孜瓦古力)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和顺社区,共同举办 “科创星河、稚梦同航” 科学小实验活动再次启动。本项目自 2024 年 9 月以来,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核心脉络,将自然知识、科学原理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创造的启蒙实验课堂。于是,9月6日,第二期科学实验活动正式开启。本次活动以立秋、处暑两大节气为切入点,通过 “磁力飞机”“简易天平” 等趣味实验,为社区儿童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探索与文化传承的种子。
活动现场,志愿者以生动的 “节气小课堂” 拉开活动序幕。从 “贴秋膘” 的民俗传统,到田间作物的秋收准备,志愿者用童趣化的语言与直观的图片展示,将节气背后的自然规律与人文内涵娓娓道来,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
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科学实验套装,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组装飞机,拼搭机身、安装轮子、固定磁铁,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细致示范。当孩子们亲手操控飞机,借助磁铁 “同性相斥” 的原理让飞机 “平稳起飞” 时,活动室里瞬间响起阵阵欢呼。“我的飞机能被磁铁推着跑!” 一名孩子兴奋地向志愿者分享自己的成果。志愿者顺势深入讲解磁力原理,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变得清晰易懂,真正实现 “玩中学、学中悟”。
志愿者结合卡通场景图,继续为孩子们科普节气知识,让孩子们在了解自然变化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的 “简易天平” 实验,让孩子们化身 “小小工程师”。志愿者提供提前备好的实验材料,孩子们自主搭建天平框架,并利用拆板后的边角料作为称量物品,与志愿者展开 “找平衡” 互动游戏。“我找到平衡啦!” 经过反复调整,当天平两端终于稳定时,孩子们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此次 “科创星河、稚梦同航” 活动,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学科优势,将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与耐心陪伴,让社区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节气科普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孩子们沾满胶水的双手、充满好奇的提问,不仅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更是校社协同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据悉,“科创星河、稚梦同航” 微公益活动将持续开展到10月底。后续,“小蓝钻” 志愿者团队还将围绕白露、秋分等节气,推出 “自制温度计”“吉他制作” 等主题实验,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拓宽科普维度,让更多儿童在趣味实践中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在文化浸润中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少年。(审稿 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