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的多名志愿者就走进武昌区的各大社区,参与到紧张有序的寒假托管实践中,为社区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与知识,也为这个寒假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意义。
托管班的课程设置包括非遗体验、三观塑造、运动健身、文化传承、课业辅导等方方面面,授课老师和志愿者们以趣味故事、动手尝试的方法引导小朋友们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非遗皮影的课堂上,小朋友们零距离感受皮影魅力,深入探寻其悠长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董老师,我要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给他们讲皮影的历史!”上完这节课,有小朋友告诉志愿者董泽洋,“这堂课在他们心间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我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被发扬光大”他高兴地说。
“货币诞生记”为主题的课程教会小朋友们金钱的概念,并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察觉“消费陷阱”;体育课更是点燃了小朋友们的热情,让他们在奔跑、跳跃中增强团队合作、反应能力;通过古诗词中隐匿的“江城”武汉特色,小朋友们穿越时空,和古人展开一场浪漫对话。“这个墨不够,看,加点墨是不是清晰多啦”杨晗菲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如何将古诗词中的场景拓印出来,“我也来我也来”“杨老师好厉害”现场充满欢呼和惊叹声。
陈森毓是第一次参与实践的研究生志愿者,从学校出发,她需要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才能到社区,“我觉得不辛苦,看到小朋友们很快乐,也有收获,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还和他们约定了今年暑假再来”她笑着说。吕灿美充分发挥宣传部成员的作用,全程记录小朋友们上课的过程和精彩瞬间,成为了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 “小吕姐姐”。
这是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简单爱”实践团第三次参与寒暑假社区托管实践,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未来,学院将继续和社区结对,持续输送高质量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实践,传递爱心,延续温暖,为社会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通讯员:芦梦荻 董泽洋 杨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