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芦梦荻
实习生 易莉萍
篆香的袅袅青烟、拓染的斑斓色彩、品茗的悠然茶香、手作的匠心巧思,交织成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灵对话的画卷……3月7日晚,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温心”小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炉心语·手作时光”疗愈之夜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正温情上演。百余名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聆听内心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美好,开启心灵之旅。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下,“温心”小院开辟出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感官区域。本次活动将心理教育与美育、劳育深度融合,在悠扬音乐的环境中,同学们沉浸式体验香气带来的嗅觉冲击,通过指尖的创造,把内心图景化为掌间艺术,
“这味道酸酸甜甜,像夏日野果,馋人得很!”古韵盎然的木质长案上,香篆工具与素胚瓷瓶错落陈列,制香师拿出成品合香,请同学们依次嗅闻,并猜测对应的天然香料名称。
“有话梅”“不对,是甘草,好像还有丁香的味道……”同学们有的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闭上眼睛细细感受鼻尖的气味。
“品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事之一,可修身养性。今天我带同学体验了猜香料、打篆香等,希望用大自然最原始的气味,帮同学们静心、祛躁、减压,来实现内心的平和。”制香师云飞说。


“叮叮咚咚……”“温心”小院另一头,敲打声此起彼伏。同学们坐在拓染台前,用小锤将各类花草植物拓印在棉麻布包上,做成独一无二的创意手工艺品。
“我们准备了柳叶、梅花、蒲公英,蕨类叶片等十余种植物材料,让同学们在触摸大自然的同时,调动想象和动手能力去创作,有利于释放情绪。”材料学院2024级学生张立位说。

长桌另一边,有同学用软陶、吸铁石、颜料,独具匠心地制成花朵形状的手作冰箱贴。外语学院大三学生陈梦月说,结束了一整天的学习,来这里感受慢节奏的文化体验,感觉十分治愈,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格外有成就感。
“我们一边做手工一边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彼此间的距离逐渐拉近,不知不觉就熟络起来,我也交到了新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晰地感受到大家对我的认可,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在群体中发挥的作用。”陈梦月说。

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学工部郑睿老师介绍,该校构建“455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宣传倡导、活动培育、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五大服务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她表示:“我们策划了专家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电影情景剧大赛、团体辅导、心理知识竞赛等特色心理健康活动百余场。围炉心语是我们今年新开设的团辅主题,将开展36期,希望能充分运用我们‘一站式’社区育人功能,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疏导情绪、释放压力,培育积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