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武汉客户端】研究上瘾的“板栗教授”:我们对板栗还有很多未知

2022年11月11日 20:59 大武汉客户端 点击:[]

秋天是板栗的味道,谁能抵挡住街边飘过的糖炒板栗香味呢?入秋后,杨芳习惯在上下班路上买上一袋刚出锅的糖炒板栗,还会和老板们聊聊板栗的品种和产地。有老板笑着问她:“你怎么这么关心板栗?”

杨芳是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已研究板栗15年,被大家称为“板栗教授”。多年来,她和团队与小小的板栗打着交道,他们研发国产板栗蓉产品,将板栗做成饮料,将板栗壳变身为天然保鲜剂。

杨芳在实验室。尚秋 供图

“香甜软糯的板栗吃也吃不够,研究板栗也是越来越上瘾。”11月10日,杨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

冷门科研路

与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相比,我国板栗年产量在200万吨左右,规模并不大。在科研领域,板栗研究也是一个冷门课题。杨芳与板栗结缘,要从一次学生的分享说起。

十多年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杨芳一直在考虑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那时,她在学校教授功能性食品原理课程。她想找一种本地产量较大,但开发还不太深入的资源,希望通过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课堂上,杨芳常常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资源。一次,一位来自罗田的学生为大家介绍了家乡的板栗,他说:“我们罗田是板栗之乡,在我们当地,板栗被称作‘人参果’。”学生讲起板栗,充满了自豪,“个大、味美,营养价值极高”,但学生在分享中也表达了遗憾,板栗承载着罗田人的乡愁,但综合效益不佳。

听完学生的讲述,杨芳开始盘算,“我就研究板栗行不行?”

之后,她带着学生们从南到北调研板栗的产业发展现状。她发现,小小板栗营养丰富,但通常分布在山区,其价值未被充分开发。杨芳希望能将板栗作为开启山区经济振兴的一把钥匙。就这样,杨芳开始了板栗产学研之路,坚持至今已有15年。

杨芳被学生称为“板栗教授”,她常年在实验室与板栗打交道。尚秋 供图

跑遍全国板栗产区

研究领域确定后,如何破题?杨芳决定从企业需求中找答案。

从北到南,杨芳带着学生跑遍了全国板栗产区,她也曾去美国、日本、土耳其、马来西亚等板栗产地和食品科技发达的国家学习和考察。

一位冻库老板曾向她抱怨:“板栗不易保存是制约板栗产业发展的难题。”杨芳通过研究导致板栗仁褐变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提出抑制板栗褐变的解决方案,同时提出加强板栗精深加工是解决板栗保藏问题的方法之一。

就在最近,杨芳团队正忙着和河南一家板栗饮料企业做新技术上线交接工作。

电话那头,该企业创始人李春生向记者感慨:“杨教授帮了我们大忙。”

李春生介绍,板栗饮料是信阳人的家乡味,作为高淀粉产品,板栗饮料的沉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喝之前,都会习惯摇一摇”。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目前,杨芳团队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让板栗饮料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增多,解决了困扰板栗饮料多年的沉淀难题。目前,这一技术正在企业生产线进行初步调试,未来将应用到板栗饮料的生产中。

杨芳团队在实验室制作的板栗饮料,解决了板栗饮料易沉淀问题。尚秋 供图

板栗饮料沉淀问题解决后,李春生又向杨芳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帮我们推出一个爆款产品?”

李春生问杨芳,为什么露露可以把杏仁露做成中国第一杏仁加工品牌?为什么六个核桃可以把核桃乳做成中国第一核桃加工品牌?为什么直到现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上规模的板栗饮料企业?他希望能与杨芳团队合作,研究出一款引爆市场的板栗饮料新品。

杨芳向记者透露,目前团队研究的板栗饮料新品已经有了新进展,预计将在明年推向市场。

15年研究才算开始

“板栗浑身都是宝。”近些年,杨芳又将目光投向了板栗壳,这在普通人看来弃之无用的东西,杨芳却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决定将它变废为宝。

她在板栗壳中找到了原花青素等功能因子,这是非常有潜质的天然保鲜剂来源,为食品保鲜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如今,杨芳团队已与广州等地的食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栗源保鲜技术”解决企业在产品保鲜中的瓶颈问题。

“我也没想到家乡的板栗能有这样大的用处。”从大二开始,学生尚秋就加入了杨芳团队,开始板栗研究。尚秋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一个农村,板栗对她来说并不陌生,“我家门口就种着两棵板栗树”。在尚秋老家,板栗只有一种吃法,就是剥壳后直接生吃,“嚼一嚼,甘甜清脆”。

到武汉读书后,尚秋才知道,原来还有糖炒板栗、板栗烧鸡等各种吃法。大二那年,她第一次走进板栗实验室,让她对板栗有了全新的认识。“读研后,我妈妈在电话里问我,你读研是在研究什么?”尚秋告诉她,“我在研究板栗。”

“就是研究咱家门口种的板栗?”一开始,尚秋的母亲不理解,那小小的板栗有什么好研究的?直到尚秋问她,“你喝过板栗饮料吗?你知道板栗壳也能做保鲜剂吗?”母亲才知道,家门口的板栗树有这么大的价值。

尚秋母亲的误解,杨芳也常常遇到。有人问杨芳,一辈子的科研生涯,重点研究板栗一种原料,是不是太单一了?杨芳说,如果能用一辈子时间把板栗研究做好,做深,做透,那已经很了不起。

杨芳和她的团队已研究板栗15年,这在杨芳看来,对板栗研究也才刚刚开始。“我们对板栗还有很多未知。”杨芳希望,在未来,板栗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支点,让板栗种植规模和经济价值都能走上新的台阶。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编辑:赵可】

【大武汉客户端】http://www.app.dawuhanapp.com/p/15883385.html

上一条:【湖北日报客户端】一线实践 | 武汉工程大学:党旗领航干部带头全员参与 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下一条:【湖北广播电视台】村庄怎么建 村民说了算 幸福村里共建幸福家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