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9日讯 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陈龙先后3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陈龙登上了5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省属高校中仅他一人。
陈龙在实验室工作。
《人民日报》这样介绍陈龙: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参与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取得这些成绩源于我对计算机专业的热爱,以及求学路上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陈龙告诉记者,他读本科时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将目光投向了计算机视觉领域。
陈龙参加竞赛。
读研究生三年,陈龙每天早上8时许就来到了实验室,晚上11时才回到宿舍,几乎天天如此。在他人看来很枯燥的科研生活,陈龙却乐在其中,从却不觉得累。“对计算机的兴趣,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长久地坚持,坚持越久,就能在某个领域洞察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
陈龙和同学参加竞赛时合影。
谈起获得的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陈龙介绍,这些是将专业所学应用到具体的现实场景中,比如应用到智能汽车方面,通过在车上安装智能设备,能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驾驶员抽烟、喝水、打电话等危险行为,对危险驾驶行为及时发出预警。他和团队研发的另一智能设备安装在教室里,通过图像采集和人脸识别技术,监测学生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
《人民日报》刊登的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陈龙榜上有名。
“只有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糅合才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解决实际中的难题。”陈龙说。他组织成立了学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创团队,该团队立足“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致力于解决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重要问题。在该团队影响带动下,近三年学院研究生学科竞赛参与率从35%上升至90%。获得国家级奖励60余项,省部级奖励100余项。
陈龙告诉记者,科创团队的成员涉及控制、机械等不同学科和领域。有时科研中遇到了难题,大家一起碰头研讨,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实在找不到解决路径了,他们也会找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
回想三年前,陈龙开始研究生求学生涯时,他给自己立下的奋斗目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以及获得国家奖学金。如今毕业在即,当初设立的目标均已实现,陈龙感觉这三年过得很充实。目前,他已签约世界500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他说,这是新的奋斗起点,他看到了新的山峰等待他去逾越。(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陈思 丁云龙)
【大武汉客户端】http://www.app.dawuhanapp.com/p/2303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