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武汉工程大学:做实做活“红旗荣光”四字品牌 全力推动思政工作见效出彩

2023年11月16日 16:07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点击:[]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紧扣重点目标任务,突出实践导向,提质升级打造“红旗荣光2.0:植根党建 引领发展”思政工作品牌,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因信仰而“红”:强化党建引领质量,在奋进中擦亮立德树人鲜明底色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做实顶层设计。坚持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引领,秉持“大抓党建、抓大党建”工作理念,出台《党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学生红色头雁联帮带制度》等文件,制定、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关于实施“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等党建相关制度30余个,学生管理规定20余个,其他相关教学、科研规章制度40余个,将项目纳入年初学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从源头上把握方向,在环节上落实职责,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在夯实工作基础上再规范,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二是加强学用结合,推动“一融双高”。贯彻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高标准实施“四学四讲一观摩”研学工程,通过中心组学习、教职工大会、主题党日等形式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关讲话及文件精神,把学习成效与做好学院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领导班子常态化深入系室、支部一线调研,日常通过“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学生座谈会、院长邮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近千条,办结率突破95%,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覆盖。学院现有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校级样板党支部2个,在推动守正创新上树品牌,在突出深度融合上促发展。

三是注重大抓基层,强化党团班协同。坚持“一月一例会、一月一培训”,强抓支部书记党性训练和能力提升,规范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严格结果运用,做到“规范达标是底线、确保实效是关键、受到欢迎是追求”。以重大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拍摄微电影《同一首歌》《微光》等,引领青年亮身份、明态度、表观点。坚持“学生党员、团学骨干”双向建构理念,纵向推进党团班一体化,推行发展党员“三投票三答辩三公示”,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班委”四级工作格局,选派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团学主要干部,开办党员先锋宣讲团和“管英”学生骨干培训班,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治理末梢延伸。

image.png

“百年风华路,千秋伟业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音乐党课

image.png

学校“微特”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活动

二、以名师为“旗”:注重科研功能发挥,在行动中把握育人育才初心使命

一是建强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常态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师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教学督导组及成员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标准、准则等近30个。举办系列“十佳师德标兵”报告会、驻村教师事迹报告会,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师生向身边榜样学习、向师德标兵看齐。领导班子定期联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党外教师定期谈心谈话和进课堂听课,为新入职教师配备1-2名带教师傅,通过听课、研课,“青蓝”结对携手共进,做到思想上引领、业务上指引、生活上关心。

二是讲好“大思政课”。聚焦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书记、院长带头讲授“思政大课”,注入思政力量“源头活水”。以“做有引领的科研”为导向,持续挖掘“我为祖国做科研”等潜心科研的典型案例,搭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周四系部研讨会”等载体,探索建立示范“讲”、集体“备”、精心“教”、深入“研”、强化“赛”、合力“上”的“六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在推进课程思政全课程覆盖、分层分类建立课程思政质量规范、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等方面多维发力,近两年支持培育学科思政特色创新项目5项。

三是力促学科融合。组织召开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高质量教材建设探究与实践等工作培训会,深入挖掘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时事政治、科学道德、治学精神、形势政策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搭建学科特色鲜明的导学育人平台,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与预期成效、思政融入点与组织实施、特色与创新等内容,分层次、有重点地推动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级项目2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1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

三、知国情则“荣”:创新社会实践机制,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受教育长才干

一是常规实践工作制度化。坚持“教育性、研究性、服务性”为导向,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基层团支部中增设“社会实践委员”,专人专岗负责,创新设置揭榜挂帅专项实践,组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设置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等七大主题,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社区,在基层一线打造社会大课堂,近年来组织300多支团队参与,形成两本汇编读本70万字,实现参与学生100%覆盖,已累计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6万小时。

二是单一实践赛道立体化。面向服务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背景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统筹学科资源和专家学者,科学设置专业实践、政务实习、创新创业模块,持续推进“实践+专业”“实践+科教”“实践+就业”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模式,将社会实践融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5个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基地、1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辐射125家企业,引导学生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厚植爱国情怀、在面向重大需求中实现卓越成长。

三是重点实践项目品牌化。针对不同学段、年龄心理特征,以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社情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适应性教育和立足实践科研报国六大不同主题,有机融合“红色行、振兴行、志愿行、劳动行、非遗行、同心行”青春中国行六大行动,纵向贯穿大一至大四学习阶段分层分类策划组织,“星火”“红石榴”“循迹溯源”等实践品牌越叫越响。近两年,各类实践团队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1项,连续两年获全校“优秀组织单位”,两名教职工获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四、筑时代之“光”:统筹有利思政力量,在践行中打造家校社育人共同体

一是锻造过硬本领“主力军”。规范学业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以考核评优为抓手,定期开展“启润”辅导员工作坊,2名辅导员先后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培训,田红英等一批教师荣获学校“十佳班主任”“十佳辅导员”等荣誉奖项。以师生共同成长的导学育人共同体建设为导向,构建纵向“学院—学系—科研团队”三级联动,横向导师、德育导师、辅导员、朋辈等多主体参与,学科和思政融合、校内和校外协同联动的工作矩阵。建立党员副班主任制度,广泛开展“朋辈互助成长营”“党员结对帮”“学长学姐说”“我为班级办实事”等活动,发挥朋辈帮扶引领作用。

二是建好协同育人“多场域”。遴选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充分利用校庆等节点链接校友资源,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已累计与24家校友企业达成长期意向合作,拓展岗位375个。主动融入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参与“微特”一站式学生社区日常维护运营管理,把各方面优势资源汇聚到学生身边。建立学生家长交流群,以开展“百名党员进百家访百生”家访活动为契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家访、辅导员全员家访、班主任重点家访,做到重点对象必访、准备功课必做、真实情况必晓、难事忧事必帮、家访手记必写,推动思政场域从“单一线”管理发展为“多维度”协同。

三是画好网络思政“同心圆”。一体化推进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平台为核心的网络育人共同体,长期开设“国奖风采”“保研之星”等人物专栏,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卫国戍边的昂翁降泽、扎根西部的马晓艳等先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广泛报道。构建“WIT管院之声”融媒体矩阵,采用“云课堂”“课程包”“交互式”等方式,创作多支微电影、动漫、说唱、短视频等,公众号新增粉丝1163人,单篇点击量上千的网络热文或视频有11个,单篇平均浏览量800+,最高视频浏览量突破10万,总浏览量近100万次。微电影《千万警惕》获省保密局、省机要局颁发的省级三等奖,有效拓宽思政力量走入学生群体、走进学生心里的育人路径,让网络思政“正能量”破圈传播。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zxlb/231110/1654137.shtml

上一条:【极目新闻】相濡以沫50载,81岁老教授含泪感谢爱人,武汉一高校为25对教职工举行金婚庆典 下一条:【长江云】湖北高校反诈主题“脱口秀”今晚上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