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长江云】听说这门课上,甲骨文会“说话”……

2024年01月15日 17:40 长江云 点击:[]

“大家好,我是‘工’。我呀,是个象形字。金文中的我像一把刀具,刃部呈弧形,所以我最初的意思是‘工具’……”

文字有时比语言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当走进外语学院“汉字与文化”课堂,会发现原来古文字竟然会“说话”……

▲“汉字与文化”课程课堂作业

“汉字与文化”课程是外语学院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同时也是面向大中小学生、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性的中华优秀汉字文化课程。

其2021年入选湖北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先后建设有湖北省博物馆、武汉画童少儿艺术基地、中华书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等社会实践基地。

该课程负责人张艳梅老师按照课程计划组织学生持续创新,孵化了“汉字小微课”“汉字小绘本”“汉字会说话”“汉字情景剧”“汉字中国行”“汉字云观展”“汉字云支教”“汉字手语帮扶”“和您一起读上博”“小学文献库疑难字整理实践”等系列“研究型”社会实践特色项目。


墨迹千年,文字流淌

古文字书法特色创作是“汉字与文化”课堂的传统,同学们纷纷化身“小小书法家”,铺平毛毡,置好宣纸,提起毛笔,缓缓落下,在纸与笔的摩擦中,思维与文字的碰撞里,进行甲骨文、篆书特色文字创作。

课堂作业展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汉字之美。

——日进斗金,八方来财

——上善若水,烟雨平生

——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一帆风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古代,神秘而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每一笔都沉淀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的字迹勾勒出独特的线条,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拥有自己的“声音”,散发着久远而神秘的气息。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又重阳

诗词、对联、横幅样样不落,龟甲、简牍也“搬”来了教室。扇子、书签、贴纸等文创产品设计感满满,墨迹淋漓,刚劲有力,独具韵味,透露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沉稳和庄重。

▲文创产品

▲古文字祝愿创意设计

▲古文字印章设计

▲书法扇范本

▲考研文创铅笔

▲为考研学长学姐制作文创产品

字里行间,诉说古老心事

汉字是中文的灵魂,每一个笔画都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明沉淀,“汉字会说话”探索汉字的奥秘,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汉字与文化”课程带领大家深入汉字的起源、演变探究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与深意。

课堂上,同学们走上讲台,绘声绘色述说着甲骨文的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搭配可爱的肢体语言,从字形着手,介绍当今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历代“祖先”,对字体、字义演变及其原因细细展开。

▲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汉字“白”的故事

“汉字会说话”不仅是同学们对古老文字的追溯和研究,更是一次对古代文明的认知之旅。它在静谧的龟甲兽骨上,述说着古人的喜怒哀乐,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古老文明的大门。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教案)

▲无尽的宝藏——金文(教案)

▲享誉海内外的惊世发现——战国简帛(教案)

同学们作为观者似穿越时光,聆听着古人的心声。这是一场文字的盛宴,每一个字都是历史的印记,流淌着千年的文化精髓。


探古寻源,见字如面

一种符号,万千方块,穿越千载,亘古弥新。陈列在博物馆的一件件鲜活文物,其古拙的纹理讲述着汉字文明的交互、征服和不朽。

▲张艳梅和学生在湖北省博物馆探寻“尊”与“鉴”字义

▲张艳梅给学生讲解编钟历史及编钟上的文字

漫步历史的长廊,倾听五千年的岁月回响,畅游古文字书法展,一睹前世今生的汉字智慧。

▲学校微特“一站式”学生社区汉字历史长廊

▲学生在“一站式”社区体验书写甲骨文等古文字

甲骨之旅,乡村传承,同学们深入基层,带领乡村的孩子们在“结绳记事”“神农尝百草”等历史故事的演绎中,体会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透过简帛文物上汉字的结构和形意之美,领略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语系乡村”志愿服务团为五峰县小朋友讲述汉字故事


坚持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

“汉字与文化”课程自10余年前就已诞生,该课程负责人是外语学院张艳梅老师。张艳梅师从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和古典文献学、古文字学研究专家张玉金先生,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古文字学、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古代汉语语法学、国际中文教育和古籍外译。

“自10余年前我从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毕业后,古文字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艳梅老师回忆。

取得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后,张艳梅老师继续攻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出土文献语言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并先后入选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留学基金委“语言文字优秀中青年学者”海外研修项目。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张艳梅深耕冷门绝学。“在‘汉字与文化’课程探索方面,我们一直坚持‘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的理念。永远热爱,永远甘坐冷板凳,沉淀自己,静心修炼。把这门课做细、做实、最终做成经典,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多年的探索,我们期待能圆梦。”张艳梅身体力行,带着学生一起在这条逐梦之路上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张艳梅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带领学生走进甲骨、金文、简帛上的汉字故事与文明

外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学生陶雷雨觉得,张老师对古文字的热爱在其言行举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张老师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师德与学识并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一位有高尚情怀的文字探索家,老师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汉字研究的热情从来不只停留在言语间,更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这种格物致知、诚毅笃行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张艳梅组织中华优秀学术成果外译,古汉字专家陈炜湛先生现场授权

▲张艳梅带领学生完成中华书局古籍文献整理实践

张艳梅带领学生一同关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言文字规范,让汉字文化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走向社会大众,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为纯洁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传播传统优秀汉字文化潜心学问,倾力推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张艳梅在五峰县传播汉字文化

▲带领学生开展汉字调研实证研究

▲带领学生和团队参加首届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研讨会


上一条:【中国教育电视台官方微博】关注武汉工程大学“汉字与文化课程”学生作品 下一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武汉工程大学:“四驱四元两聚焦”模式,探索特色思政育人新路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