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梓涵 刘保森)4月25日上午,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我校综合楼102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大广赛资深评审专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晔以“创意有我,正青春”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启发性与实战性的学术盛宴。
王晔是武汉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常务理事,湖北省广告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任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秘书长及中国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等各大赛事评委。艺术学院教师刘文代表学院对王晔的到来表示欢迎。学院动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齐聚现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王晔为师生介绍了大广赛的相关主题和内容,重点以武汉大学学生在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各类作品为例,王晔老师通过逐一点评解析参赛作品,从创意理念、技术实现、艺术表现等维度系统阐释作品的创作亮点和艺术价值。这种多维度的深度剖析不仅向师生展示了优秀作品的生成逻辑,更通过案例示范引导教学双方深入理解如何依托个人专业优势,有机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而掌握提升作品创新性和感染力的实践路径。王晔老师强调,从“创意破圈思维”切入,剖析广告艺术的核心逻辑。她提出“广告的灵魂在于创意,但再好的创意也需要实际落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唯有经历完整的创作周期历练,方能建构对影视广告生产机制的系统性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视听语言运用能力、叙事逻辑建构能力及数字技术整合能力得以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专业素养的迭代升级,最终达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王晔在解析大广赛国家一、二等奖作品时,系统解构了获奖作品的创作机理。其学理阐释涵盖创意生成机制、制作工艺流程以及价值实现路径三大维度。深度剖析创意萌发、制作全流程及成功要素,特别强调创作伦理应从"创作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意识",通过建立需求洞察机制避免自娱自乐倾向。在制作环节,她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对选题精准度、拍摄构图、色彩调校、字幕规范等细节都要牢牢把控。
讲座临近尾声,同学们意犹未尽,针对跨学科合作,王晔倡导打破专业壁垒,发挥各自优势打造集成化作品,特别提醒要坚守原创底线,杜绝技术依赖。互动环节,她就AI技术运用尺度、商业命题创意突破等热点问题作专业指导,王晔老师还鼓励学生尽早启动创作,建议大一同学尽早参与大广赛构思,可将备赛分为三个阶段:先分析优秀案例,再尝试跨媒介创意练习,最后模拟提案展示。鼓励主动联系专业导师,每周记录创作进展,重点沟通选题方向、拍摄手法和数字技术运用。特别注意原创规范,使用AI工具需提前报备,在实践中学好基本功。

此次宣讲会不仅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更在专业教学与赛事实践间架起桥梁。同学们听了讲座后表示收获满满,“王晔老师分享了很多生动的案例,从专业的视角深入剖析那些作品的独到之处,让我对广告创意有了新的认识。” 动画系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科竞赛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力争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竞赛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为学院学科竞赛事业注入持续动能。(审稿 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