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渠致远 李欢)11月15日,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第三届研究生科技成果报告会举行。本次报告会设法学、金融两个专场,以“学术创新、学科融合、服务实践”为核心,搭建起跨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吸引38支研究生团队同台竞技,学院代江龙、李小帆等10位专业教师担任评委。
本次报告会紧扣学科发展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最大化拓展交流覆盖面。法学组覆盖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等四大专业方向,14支团队针对数字法治、涉外法务、社会福利保障等议题深入探索,研究内容既涵盖传统学科的创新发展,又回应新兴领域的现实诉求;金融组聚焦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热点,24支团队围绕制造业低碳转型、减污降碳协同、养老金融发展、省域OFDI绿色化等主题展开研讨。
线下会场中,参赛团队面对面展示研究成果,与评委、师生展开即时互动;线上会场通过腾讯会议同步推进汇报答辩,充分彰显了学院学术交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研究生汇报科技成果现场
科报会团队均展现出扎实的科研功底与鲜明的创新思维。法学组从跨国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禁诉令制度构建,到检索类大模型训练数据合理使用边界界定,从智能合约对意思自治原则的挑战与调适,到NFT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机制创新,展现了“立足理论、服务实践”的科研态度。金融组的研究方法涵盖空间计量、双重差分等主流实证模型,部分成果提出的绿色信贷贴息优化、制造业低碳转型路径等建议具有较高政策参考价值。

研究生汇报科技成果现场
本次研究生科技成果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是法商学院深耕人才培养、推动学科融合的重要举措。活动不仅为学子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优质平台,更促进了金融、法学学科内部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有效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活力。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将持续深耕研究生培养,推动法学学科与数字技术、涉外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金融学科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搭建更多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审稿 陈朝娟 付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