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狄鑫 通讯员姚一琳 彭璋)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莫协、卢阿明、那思明,将一面锦旗送到留学生宿舍管理员陈秋梅手中。锦旗上写着地道的“中国式”赞言:用心呵护关爱备至,温暖如家最美妈妈。
今年62岁的陈秋梅笑声爽朗,脸上看不到什么皱纹。2009年来校工作时,初中学历的她是清洁工,负责教学楼卫生。因为“性格好、会沟通”,4年后她竞聘学校宿舍管理员成功,2016年开始管理留学生公寓。工作中,她学会用翻译软件配合肢体语言跟留学生交流。“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总喜欢找她聊天,还有不少毕业回国的留学生经常给她打视频电话。”同事们说。
这栋留学生公寓里住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男生,服务和管理难度不小。陈秋梅凭着一股温暖的憨实劲儿,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在她看来,无论这些学生来自哪里、肤色如何,他们都像自己的孩子。
2024年,留学生卢阿明踢足球时不慎摔倒骨折,在宿舍躺了3个多月。陈秋梅给他送来冷敷的冰袋、热干面早餐,还给他煲鸡汤补身体,鼓励他早日康复。“如果不是‘妈妈’照顾,我想我很难熬过来。她就像我的亲妈妈一样。”卢阿明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宿舍管理员的工作十分琐碎,但是陈秋梅乐此不疲。看到学生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留学生马云家境比较困难,陈秋梅不时给他买早餐;艾瑞春节期间没回国,陈秋梅带他一起包饺子过年;阿瓦勒总是穿同样的一件衣服,陈秋梅便把自己儿子的衣服送给他。
制药工程专业留学生那思明刚来中国时,体重接近200斤。他向陈秋梅倾诉减重的苦恼,陈秋梅便开始教他做中式营养减脂餐。“她教我做黄瓜番茄鸡蛋汤,连续教了一个星期,直到我自己会做。”那思明说,在陈秋梅的帮助和督促下,他瘦了40多斤。
留学生男生公寓学生楼长莫协向记者讲起一件趣事。去年冬天,陈秋梅见他们穿得太少,便带他们去光谷广场买羽绒服。一行人骑着电动自行车列队而行,那场景让他觉得温暖又美好。
陈秋梅的善意和温暖,让身在异乡的留学生们深受感动。她的值班室门口像热闹的码头,进出的留学生总喜欢在这儿逗留片刻。他们打开地图让她推荐武汉的景点,或者向她学几个汉字、教她几个英语单词……
9年来,陈秋梅早就把值班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而她也给了留学生们“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