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2012级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迅速熟悉环境,适应大学生活,理学院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了大学适应性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11月1日晚,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付慧娥副教授为我院新生讲授了主题为“呵护心灵,健康成长”的健康知识教育,讲座中,付老师结合当下大学生正反面案例,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避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讲解,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了让在校学生在座谈会之余解决心理烦恼等问题,付老师还热情地给出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及心理健康中心的热线电话。
11月27日上午化药院党委副书记夏志敏老师讲授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主题讲座,分别从“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来去何方”三个方面展开了讲解。夏书记首先用“盲、忙、茫”三个同音字充分概括了大学生活的全部,随后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一个人的潜能是在受到极限挫折时被激发出来,鼓励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克服缺点,积极面对生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并强调,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要同学们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按照“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允许我干什么”来确定最终目标。最后,夏书记用“生涯之歌”总结了此次讲座的内容,同时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12月2日,在第三讲“大学适应性教育”专题讲座中,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正新老师从“新生自我定位”讲起,介绍了“大一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三个方面的问题。李书记先用了“人才,庸才,废才”三个词让大家思考,随后列举了大一新生在进校之初会遇到的迷茫,自卑,怀旧等问题,指出这就是对大学不适应的表现,然后通过个案介绍了长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危害。最后指出,要适应大学生活要培养自立能力,学会正确的调控自我,还得有合理的规划目标,以及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李书记整个讲授过程中讲了许多经典小故事和身边的典型案例,具有深动性和启发性。
三项教育活动旨在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对新生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