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方程成 张俊)4月17日—18日,武汉工程大学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重点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在荆门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工程大学、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主办,武汉工程大学荆门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掇刀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承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云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陈绪兵、荆门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陈金毅、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俊、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闫志国、化工与制药学院副教授谌伟民、光能数理学院特聘教授卢永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辉等教师代表以及30余名研究生参加活动。

4月17日下午,吴云韬副校长出席武汉工程大学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重点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时致辞,对当地政府给予本次活动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企业界朋友表示感谢。吴云韬指出,此次对接活动成功举行,标志着学校与荆门市的校地企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崭新篇章。
学校依托荆门产业研究院首批单列计划招生的40余名研究生已经完成复试,即将依托荆门产业研究院开展工程培养。学校首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班“亿纬班”依托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培养,首批20余名研究生即将在亿纬动力公司成班开展专业实践。该试点班是契合国家战略急需、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行业产业升级需求而进行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是提升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措施。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和荆门市将实现科技人才“引进来”与优质学生“走出去”的双向流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荆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湖北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在科研成果推介活动环节,学校三位教授分别以《高比能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调控的研究与应用》《光电检测:从智慧感知到数字孪生的技术跃迁》《特种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为题,围绕新材料、光电检测、化工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前沿科研成果推介。



在产学研项目签约及授牌环节,学校荆门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湖北巨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署“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协议,并授牌共建。学校研究生院与湖北旭捷药业有限公司签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协议并授牌,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签订“共建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吴云韬副校长为亿纬动力刘道儒博士、旭捷药业邓力军博士、巨邦石化夏金魁教授颁发校外导师聘书,进一步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书记赵玲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介绍了亿纬动力在锂电行业发展的历程及目前的领先成就,并对亿纬班校企联合培养表示了热情欢迎、大力支持以及培养效果的深切期望。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相关领导表示,武汉工程大学始终与掇刀同频共振。今天的签约是双方“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更是迈向“百年树业”的崭新起点。期待亿纬动力、旭捷药业、巨邦石化等企业与武汉工程大学携手,将实验室的“盆景”转化为产业的“风景”。期待研究生工作站、就业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的双轮驱动,让更多青年才俊在掇刀的热土扎根成长。希望武汉工程大学与荆门高新区的企业,在深化校地企协同发展的新征程上始终秉持“创新奔跑”的开拓锐气,共同谱写新时代产学研共生共荣的华彩篇章。
4月18日上午,亿纬班学生与学校带队教师到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学习,受到公司领导赵玲副总裁、张义经理的热情接待。学生们参观了企业展厅,全面了解亿纬的发展历程、厂区分布、企业文化、生产经营及技术成果等。公司领导亲自为学生讲解了动力电池的研发创新、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热情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希望同学们要勤于思考,提高对生产一线的认知,做好未来规划。

随后企业人员通过车览方式,带领师生观看了亿纬在荆门的十一的厂区,并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带领师生深入“亿纬锂能”的工厂生产制造第一线,重点参观了企业四区第十二工厂的无人车间。学生们与生产第一线“面对面”,不仅提高了对生产一线的认知,了解锂电池生产的关键技术,更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见证了锂电池产业的璀璨辉煌。学校带队教师与公司领导细致对接了亿纬班的专业实习安排,就食宿保障、岗位匹配、实习协议签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到岗实习的具体安排。

产学研合作是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纽带,更是服务国家战略、驱动地方发展的关键抓手。亿纬班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要探索,有望为学校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审稿 陈金毅 陈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