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召开第六轮学科评估与博士点培育工作研讨会

    作者:陶俊   资料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29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陶俊)2025年1月26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学院会议室隆重召开了第六轮学科评估与博士点建设专题准备会,学院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3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会议邀请了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熊伦、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陈汉青教授出席指导。会议由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桂宇晖主持。

    会上,桂宇晖做了专题报告,总结了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对照同类学科评估B档标准,查摆了学院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九条改革措施,列出了2025年15项重点工作任务。

    熊伦结合第六轮学科评估与博士点建设的关键要素,深入分析了学院当前的短板与提升空间。他指出,国家级奖项与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是目前的重点难题,并强调学院需为2025—2028年博士点培育工作和2029年申报工作做好全方位准备,包括遴选骨干教师团队、强化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关注教育部排名、QS及上交大排行榜。建议学院提前谋划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重大典型案例,为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陈汉青教授以学术视角详细解读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则,倡导“方向精准、团队精锐、机制精进、平台精耕、成果精品”的理念。他强调学院需深耕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生态设计原理”“生态设计简史”等方向实现学术积淀。此外,他针对学院科研方向和团队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一要以“生态设计”为研究主轴,构建理论框架,出版高质量专著,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并争取国家级课题立项。二要加强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引育高端人才,形成学术攻坚合力。三要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科研支持体系。四要充分利用学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资源,成立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产出高质量成果。五要将新获得的高水平成果逐步替换旧成果,实现成果优化与提升。

    会上,学院确定了针对第六轮学科评估和博士点培育申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目标:在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申报中实现突破,提升课题质量与数量。力争2025年在权威“三报一刊”中发表至少1篇文章。出版高水平专著2—3部。取得科技进步奖或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突破。2025年完成至少1项副省级及以上领导批示。依托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挂靠一个可持续生态设计研究所并产出重大成果。对标对表中做到“人无我有”,突出学院特色与优势。未来两年完成国家规划教材10本左右,支持骨干教师参与编写,建立专家审核机制。提升校级一流课程质量,推动省级课程申报国家级课程。新建智慧课程,满足新型学习需求。2025年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冲击1项一等奖。在高水平学科竞赛力争历史性突破。引育第四层次人才1-2人,引进高水平博士3-5人。

    学院党委书记夏志敏代表学院向陈汉青教授和发规处处长熊伦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指出,学科评估和博士点培育工作意义重大,是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第六轮学科评估是对我们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的全面检验,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院的声誉和资源配置。博士点培育工作则是学院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两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院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他强调,要按照今天会议达成的共识,精准把握评估指标体系,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注重梳理和总结学科建设成果,突出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们的评估材料质量。同时在博士点培育方面,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组建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他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会后,艺术设计学院领导班子就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加强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学科评估精准定位、力争在绿色化工设计领域形成特色赛道、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工作部署和安排。此次会议的召开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科评估和博士点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艺术设计学院必将实现新突破。(审稿 夏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