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徐伟)4月11日,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大学37名师生组成的研学团到访学校,与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师生开展“中俄建筑创新工作坊”交流活动,双方围绕城市发展、建筑保护、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河南城建学院河南李诫建筑研究院李晓东院长、院长助理王林玉、留学生负责人马钰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语博士孔春霞一行武汉工程大学土建院院长助理徐伟担任此次交流会的主持人。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处长吴江渝,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刘章军,土木工程系主任刘胜兵,建规系主任彭玉玲,副系主任周业晶,及部分学院师生参加此次交流活动。

下午2时许,尽管暴雨如注,老校区二号教四楼图书馆内却暖意融融。土建院院长助理徐伟主持开场,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处长吴江渝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了武汉的独特魅力。他特别提到,武汉市作为拥有83所高校的"大学之城",每年吸引着来自17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并热情推介了学校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大学师生参观了土木工程结构大厅,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大楼,建规模型实验室,建规系设计教室等。


学术交流环节亮点纷呈。圣彼得堡建筑国立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代表做了题为《圣彼得堡城市的发展与建筑》的报告,给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城市发展过程,代表性历史建筑特点、设计与建造历程及其背后的故事,使大家系统、深入的了解了圣彼得堡的历史建筑、近现代建筑和城市建设史;武汉工程大学学生邬晓然做了“地铁印刻”团队围绕武汉地铁线路中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活动进行了分享介绍。自由讨论环节将工作坊气氛推向高潮。中俄学生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城市发展进程、建筑改造与遗产保护,城市风格与风貌,建筑学科方向以及工作就业等话题进行现场交流与讨论。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刘章军院长在总结时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与俄方高校在BIM技术、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合作。夜幕降临,中俄师生在图书馆露台共执画笔,将今日研讨的智慧结晶绘就成一幅《长江与涅瓦河的时空对话》水墨长卷。(审稿 陆新 桂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