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申娟)4月19日上午,应光能数理学院邀请,山西大学靳祯教授在二实验楼206会议室以《异质性接触的传播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为题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光能数理学院副院长李圆媛主持,学院相关师生聆听了报告。

靳祯教授针对传统模型在刻画人类社交行为的异质性特征时存在局限性这一科学问题,创新性提出"接触连续化"建模范式,通过引入随机参数分布机制构建微分积分动力学框架,成功推导出具有普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实现了对群体传播的最终规模、阈值行为及动态相变的定量解析。

这场融合生物数学与流行病学的学术报告,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交叉学科研究的突破性视角。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模型验证的实证数据来源、多尺度建模的集成方法等前沿问题展开了研讨。

专家简介:
靳祯,山西大学二级教授。现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数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生物动力系统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曾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