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吴易雯) 10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邹正研究员应邀来校作202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高端论坛”第12场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余响林教授主持。

邹正研究员以《基于气固构效理论的流态化工业技术开发》为题,系统阐述气固构效理论和流态化工业,基于气固流化的结构特性构建传递反应模型,进而耦合模拟开发反应器。提出构建宽粒度聚团流动结构、界面传递、多重反应定向强化的构效关系理论,为高效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方案。

报告结束后,邹正研究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亲切互动交流,耐心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科研和投稿经验,激发同学们对科研的兴趣和母校情怀,鼓励同学们做科研要有耐心和决心。
此次学术报告会由化工与制药学院、研究生院共同主办,化工与制药学院班子成员和相关学院师生参加了学术活动。
报告人简介
邹正,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导,院特聘研究骨干。2006和2009年获武汉工程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后留中科院过程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气固流化反应的量化调控与工业开发,针对颗粒多相反应普遍存在宽粒度易聚团行为,阻碍产品高质量开发与过程高效运行的产业化瓶颈:(1)构建宽粒度/聚团流化的结构曳力/聚团尺寸模型与系统强化方法,应用于千吨级铁矿直接还原中试线开发,突破现有冶炼技术无法直接使用细铁矿粉难题;(2)基于气固传递反应的本构建模,模拟构件调控颗粒停留与反应时间匹配度,有效消除20万吨/年MnO2矿焙烧炉放大效应,发展矿粉规模化还原技术;(3)重构气固复杂反应网络的定向调控机制,实现50万吨/年铁锰矿还原炉的一步开发,破解复杂难选矿高效提取技术。成果在国际主流化工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一作20篇),合著专著2部,主持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课题10余项。现为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工程研究》等期刊编委。
审稿:杨海波 余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