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耿胡锐 罗钰琨)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红色矿业 绿色发展”、“点亮安全灯” 两支社会实践团,奔赴襄阳市保康县。与当地共青团组织紧密协作,深入鄂西北保康县尧治河党员干部培训基地、马桥镇寿阳社区、保康县楚磷矿业公司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 “探寻转型典范、传递安全知识、感受科技温度” 三大行动,丈量矿业转型之路。
首站,“红色矿业,绿色发展” 社会实践团抵达保康县尧治河村。踏上尧治河村党员培训基地,在创业园观看尧治河奋斗专题纪录片时,“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科学发展、共同富裕” 的尧治河精神,触动着每一位成员。带着对尧治河精神的体悟,成员们徒步至尧治河水库大坝。

在舜磷矿业中控室,现代化开采设备有序运转。矿长介绍了智能设备、安全设施及绿色矿山建设实践。次日,为探寻 “绿色发展” 实践与 “矿洞经济” 模式,实践团来到食用菌矿洞。

随后,实践团前往尧治河中国磷矿博物馆,全面了解尧治河村因磷矿起步、转型发展的历程。

同日,实践团与保康县副县长贾金龙、尧神公司负责人章治兰深入交流,探讨尧治河村绿色转型成功的原因及校地合作发展方向。
之后,“红色矿业,绿色发展” 社会实践团赶赴湖北省龙蟒磷化公司实践。在企业管理人员带领下,团队深入矿藏山地,开启一场深入地心的实践体验。

“点亮安全灯” 社会实践团则在第二日下午前往寿阳社区,联合基层工会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成员围绕防溺水、交通、消防、网络安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活动采用预防知识讲解、应对技巧传授和视频讲解 “三阶联动” 的创新模式,借助生动图片、真实案例视频及现场互动问答,让安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第三日上午,“红色矿业,绿色发展” 社会实践团前往保康县楚磷矿业公司,随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智能监管中枢。了解地面智能系统后,实践员穿戴好防尘口罩、矿工服、安全帽、自救器后,开启地心之旅。

矿车在轨道上行驶,光线渐暗,唯有矿灯照亮岩壁。抚摸着机械开凿的巷道,成员们深刻体会到 “艰苦奋斗” 是矿业人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历史。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中,触摸梯级水库基石,感受智能矿山脉动,实践团成员深刻领会到尧治河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表示,将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融入专业学习与未来规划,提升专业素养,为矿山安全绿色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据悉,“红色矿业,绿色发展” 实践团将持续研究矿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新技术,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点亮安全灯” 实践团将持续关注社会安全问题,开展更多安全知识普及活动,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审稿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