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汪喆伦)9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2报告厅开展“传承伟大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专题讲座。活动特邀全国模范法官、蕲春县人民法院漕河人民法庭庭长张卫疆主讲,学院全体研究生参与,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明广主持,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9月18日,是铭刻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活动伊始,为缅怀“九一八事变”中逝去的同胞,铭记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全体师生起立,神情肃穆,进行了1分钟默哀。默哀结束后,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同步收看“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大学篇“大国担当”直播。
张卫疆庭长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基层别样人生”为主题展开宣讲。张卫疆庭长身兼湖北省法官协会理事等多职,有三十余年基层法院工作经验,二十七年坚守基层法庭。他凭借专业能力获“全国模范法官”等多项荣誉。2025年9月3日,他作为湖北省法院系统唯一代表赴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观礼,是传递抗战精神与时代担当的最佳讲述者。

报告中,张卫疆庭长结合自身阅兵观礼的亲身经历,生动还原了在天安门东区固定观礼台第一排的震撼场景。他还分享了父亲曾作为战士亲历国庆20周年阅兵、后调往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奉献的故事,通过“马兰童谣”背后的秘密,展现了父辈一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引发师生强烈共鸣。在谈及基层司法实践时,张卫疆庭长结合三个典型案例,深刻诠释了抗战精神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回响。在“学生坠楼受伤案”中,他坚守法律理性,在情与法之间厘清责任,强调司法裁判不能被朴素同情心带离法律轨道;在“聋哑夫妻离婚案”中,他创新采用跨域“云审”模式,聘请专业手语老师搭建沟通桥梁,让无声群体感受到司法温度;在“八旬老人赡养案”中,他将调解现场搬到村庄,以亲情为切入点化解矛盾,修复破碎的家庭关系。一个个真实案例,既展现了他作为法官的专业与严谨,更体现了他对群众的温情与担当,让在场研究生深刻认识到,伟大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行动指南。

宣讲最后,张卫疆庭长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要深刻理解中国法治的真实图景,扎根国情民情;要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永葆理想主义与人文情怀,在法治建设中坚守初心。他的话语真挚恳切,为新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提供了宝贵指引。
本次专题讲座聚焦理想信念与职业发展,将历史缅怀、思政学习与职业引导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审稿 刘卫民 蔡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