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汤曦)9月11日下午,化工与制药学院在化工大楼610报告厅召开国家自科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陈旭勇、副院长兼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处处长郭琴到会指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符合基金申报条件的教师及博士后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熊勤钢主持。

陈旭勇强调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对学科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针对2026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遵循“应报必报”的原则,进一步增强老师们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二是优化调整人才结构,组建高效协作的紧密型科研团队,深化团队间合作,做实做强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积极培育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三是把握时间节点,积极谋划、及早准备,认真做好形式审查、评审把关等相关工作,确保基金申报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取得好的成效。

郭琴就学校2025年度国家自科基金整体申报立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与说明,客观总结了基金申报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研判和解读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新形势、新政策与新要求,引导申报教师要关注基金的最新政策,按照时间节点及早做好规划、申报书撰写、申报书评审和质量打磨,按照申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基金申报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波客观总结了学院2025年国家基金申报立项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对做好2026年申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深化人才引育举措。发动全院力量精准引进国家级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做好“一人一策”人才跟踪培育,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二是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实施分类建设管理,签订“三方协议”,打造发展共同体。三是加强基础研究积累。瞄准高水平代表性论著,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四是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定期举办高端学术论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五是精心组织申报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压实各级责任,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六是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激发全院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提振精气神,推动作风建设与学科建设双融双促。

学院副院长古双喜从近五年学院国家自科基金申报量、资助率、团队获批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国家基金申报立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周密安排了学院2026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工作。他鼓励老师们要坚定信心,积极参与,及早准备,加强积累,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来年取得优异成绩。
本次动员会明确了学院2026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学院将多措并举确保国家基金申报成效,强力助推一流学科建设。(审稿 杨海波 古双喜)